老妖婆数珠子的手一顿,眼睛缓缓睁开:
“知道把他们抓去哪儿了吗?”
李莲英几乎趴在了地上,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回太后话,逆贼将人抓去了威海卫,听说在城中划了一片地方充做牢房。”
老妖婆叹了口气,看着佛像,手中的珠子一松,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莲英跟着这响声浑身一抖,贴着地面的脸上满是惊恐。
“罢了,罢了……天意如此。”
老妖婆站起身,听到这话的李莲英全身僵直,动都不敢动。
太后瞥了他一眼,又走向大门,看向门外。
日头偏西,照着深宫内的点点白雪:
“汤家父子打到哪儿了?”
李莲英连忙调转跪拜的方向,头对着老妖婆的脚:
“汤逆已经到了保定,定武军、武卫军正在固守,东面逆贼已经抵达了津门。”
“淮军主力已经集结津门,逆贼不敢强攻。”
西面大汉军追着清军残余——不到两万的主力跑,后因大雪,害怕脱节,降低了追击速度。
东面大汉军已经抵达了津门外围,淮军全面收缩。
之所以停下来,完全是因为王福生不想硬磕炮台工事,正在等天气好转。
津门的战略战术意义重大,但仗打到这个地步,重要程度直线降低。
王福生不需要强攻,只需要吸引、围困住淮军主力,剩下的再绕过津门,直达京师,一切就都解决了。
津门毕竟是淮军的大本营,就算淮军士气低下,也没有人能确定他们会不抵抗。
津门内有炮台,装备大口径重炮的炮台,随便来两炮,整班整排的建制就报销了。
而且津门内也有津门机器局等各种企业工厂、码头铁路,贸然强攻,难免不会造成损伤。
综合考虑,还是围困更有性价比。
反正打掉京师,他们就没有继续抵抗的理由了,一切迎刃而解。
老妖婆不懂军事,但大汉军能绕过津门这么浅显的道理还是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