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沙俄战争攻略,齐聚京师

“谢尔盖,我们能否让这支卑劣的叛军让步,不能任由他们嚣张下去,不然外贝加尔将遭受威胁。”

尼古拉十分不甘心,

然而不论尼古拉有多么不满,都要面对一个事实——沙俄帝国打不起。

那就以要面临新的问题了:该如何应对这次冲突?

沙皇是专制独裁的暴君,不会也不能轻易展现软弱。

“尊敬的陛下,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改变,需要改变东贝加尔湖乃至西伯利亚以东的军事布置。”

“最重要的我们要对军队进行彻底的改革,重建我们的后勤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叶卡捷琳堡以东进行大规模战斗。”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持战争后新占领领土的稳定。”

谢尔盖·维特委婉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是可不是保守派,反而是激进派,提出了非常激进的工业化计划,而且是个东进派。

只是,他不是哪些没脑子没能力还分不清现实的莽夫,现实情况摆在这里,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真打起来别说武器了,俄军连食物都没法保证,怎么可能赢?

“全面的改变吗?”

尼古拉坐回王座,眼神突然变得深邃,

“大概需要多久?”

谢尔盖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尼古拉:

“经费充足的话,大概需要三到五年初步完成,十年左右全部完成。”

谢尔盖说的时间不是沙俄帝国军队改变需要的时间,而是他估计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如果正常准备,沙俄最少需要三年才能在远东储存足够的物资来供应短期冲突,五年是他的工业化计划发力的期限。

最后的十年嘛,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通时间了。

“谢尔盖,我想让你来处理这次改革。”

尼古拉虽然在对谢尔盖说话,但眼睛依旧盯着天花板。

“我?”

谢尔盖内心浮现出地铁老人手机中老人的表情,(看清楚只是表情),愣了一下后才说道,

“尊敬的陛下,虽然我热衷于军事,但很遗憾,我不是一名将军,对这些事并不熟悉。”

“让我去,也许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谢尔盖是财政大臣,在此之前担任交通大臣,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

当然,由于他对东进运动十分上心,希望在远东取得一些领土、利益,来转移矛盾。

所以特别研究过一些军事书籍,不算一窍不通,甚至在战略上颇有眼光。

但是,这并不是他插手军队的理由,他不是贵族,甚至不是一名将军,

随意插手军事,等待他的会是整个军方的排挤。

在沙俄帝国,这是致命的。

而且,他了解他的君主,知道尼古拉在想什么。

尼古拉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时期是沙俄帝国一个比较繁荣和稳定的时期。

所以尼古拉基本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专制。

不过,由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兴起,地方对权利提出了要求。

而此时德意志帝国拒绝继续签订再保险条约,沙俄帝国的外交环境恶化。

再加上尼古拉本身的能力不足、性格不够坚定甚至懦弱,且偏听偏信。

反对尼古拉,要求实行立宪的力量越来越强不说,甚至出现了要干掉皇权的声音。

谢尔盖知道,尼古拉这次肯定是想趁着改革的机会,清洗一下反对派的潜在支持者。

那些受西方思潮影响的青年军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