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下意识地摩拳擦掌。
暗中精心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争取到这份美差。
即便不能直接负责报纸事务的运营,若能在报纸上发表几首得意的诗文。
让自己的才华被天下人知晓,那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时间,大臣们表面上依旧保持着朝堂应有的肃穆庄重。
然而内心却早已暗流涌动,暗自较劲,每个人都在心中权衡着自己的优势与胜算。
与此同时,他们在心底对锦瑞昭王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若不是她独具慧眼,想出这一绝妙主意,又怎会有如今这般难得的机遇降临。
翰林院编修率先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只见他身姿挺拔如松,快步走出队列。
他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声音洪亮如洪钟,在大殿内清晰地回荡:“陛下,臣自束发受教起。
便日夜沉浸于经史子集的浩瀚海洋之中,多年来笔耕不辍,文思如泉涌般源源不断。
且臣心系天下,时刻关注时事动态,对当下的局势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这报纸主编一职,肩负着传播国家文化、引导舆论走向的重任,臣凭借多年积累的学识与才华,定能胜任,当仁不让!”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情。
他不紧不慢地向前一步,从容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
小主,
而后神色自若地说道:“张大人虽然才华出众,在文坛小有名气。
但办报纸绝非仅仅依靠文字功底便可,更需要卓越的策划与组织能力。
说到这方面的才能,臣在朝堂上下亦是有目共睹。
此外,臣平日喜好结交,与各地的文人墨客、商贾巨富往来密切,人脉广泛。
有臣负责此事,定能打通各方渠道,协调各方资源,让报纸顺利发行,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紧接着,其他文官也纷纷站出来,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优势。
有的文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强调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犹如深邃的海洋,取之不尽。
有的则列举过往成功组织文化活动的经历,详细阐述每一个细节。
证明自己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仿佛在展示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众人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如同紧绷到极致的弓弦,一触即发。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翰林院学士季暮笙凭借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条理清晰且极具前瞻性的策划方案。
以及对报纸运营的独特见解,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成功拿下这份差事。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季暮笙激动得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苹果,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平日里总是表情严肃、刻板的他,此刻再也顾不上朝堂上的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