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扬迅速翻阅着资料,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而专注:“确实,这种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很有创新性。再生元围绕它申请了一系列专利,从抗体技术到制备方法,再到药物配方,全方位确保了其在埃博拉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两人深知,想要深入研究并将这种药物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必须与再生元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努力,他们终于与再生元的研发团队取得了沟通。再生元的负责人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REGN-EB3的研发历程。
“REGN-EB3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们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获得了针对埃博拉病毒不同抗原表位的高亲和力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精准的导弹,能够准确地识别并攻击病毒。”再生元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说道。
“那在抗体的筛选和设计上,一定有很多关键技术吧?”赵飞扬好奇地问道。
“没错,我们运用了先进的筛选技术,从大量的抗体库中筛选出最具潜力的抗体。同时,对这些抗体的序列、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它们能够高效地中和病毒。而且,我们还对抗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方详细解释道。
赵飞扬和同伴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再生元研发团队负责人的讲述,仿佛置身于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学攻坚战的现场。
“那在从大量抗体库中筛选抗体的时候,你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赵飞扬的同伴李悦接着问道。
再生元负责人微微皱了下眉头,回忆道:“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抗体库的规模极其庞大。我们拥有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抗体样本,要从这么庞大的群体里找出真正对埃博拉病毒不同抗原表位有高亲和力的抗体,就像是大海捞针。而且,这些抗体的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表达系统的差异等。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非常精密且高效的筛选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能够快速检测抗体与病毒的结合能力,还要能准确评估其亲和力的高低。”
赵飞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呢?”
“我们采用了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再生元负责人说道,“首先是高通量筛选技术,这就像是搭建了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可以同时对大量的抗体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我们再运用一些更为精细的生物物理技术,比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来精确测量抗体与病毒抗原之间的结合亲和力。通过这两步的筛选,我们就能从庞大的抗体库中聚焦到那些最有潜力的抗体候选者。”
“那在对抗体的序列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方面,你们又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呢?”李悦继续追问。
“在序列研究上,我们利用了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再生元负责人详细地解释着,“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抗体的基因序列,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预测抗体的结构和可能的功能。同时,我们还运用了X - 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镜技术来直接解析抗体的三维结构。这些结构信息对于我们理解抗体是如何与病毒抗原结合的非常关键。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抗体与抗原之间的接触点、结合的角度等重要参数,从而为进一步优化抗体的设计提供依据。”
赵飞扬眼睛一亮,“那在优化抗体制备工艺方面呢?这听起来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