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狂犬病毒

行世者2 坚木本木 2429 字 1个月前

然而,几天过去了,患者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病毒载量依然居高不下,EZH2蛋白的降解效果也不理想。团队成员们陷入了困境,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难道我们的方向错了?”刘祖训有些沮丧地说道。

赵飞扬却坚定地摇摇头:“不,王教授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数据,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就在大家感到迷茫的时候,王教授主动联系了他们。“赵医生,我看了你们发过来的患者数据,可能是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不太合适。我们在实验室里发现,降解EZH2蛋白需要特定的药物浓度和持续的作用时间,你们可以调整一下方案试试。”

得到王教授的建议后,团队立刻调整了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寻找其他可能的治疗方法。赵飞扬和刘祖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交流,希望能找到新的突破点。

与国外专家的视频会议中,一位专家提到:“在一些类似的病毒感染治疗中,免疫疗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或许你们可以考虑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尝试引入免疫疗法,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对抗病毒。”

赵飞扬和刘祖训深受启发,他们立刻与医院的免疫科专家合作,制定了一套结合免疫疗法的新治疗方案。

新方案实施后,患者的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他的症状开始有所缓解,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地出现恐水、恐风症状,病毒载量也有了轻微的下降。

“太好了,治疗方案有效果了!”小李医生兴奋地喊道。

团队成员们都备受鼓舞,但他们知道,还不能放松警惕。患者的病情依然严重,后续的治疗还充满挑战。

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进入了麻痹期。虽然肌肉痉挛停止了,但全身逐渐瘫痪,陷入了昏迷状态。这让医护人员们再次紧张起来,他们加大了对患者的支持治疗力度,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一定要让他挺过去。”赵飞扬看着病床上的患者,眼神坚定地说道。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赵飞扬和刘祖训几乎日夜守在医院,关注着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各项检测数据,优化药物剂量和治疗手段。

经过漫长的努力,患者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他的病毒载量持续下降,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患者缓缓睁开了眼睛。

“我……我还活着?”患者虚弱地说道,眼中满是惊喜和感激。

赵飞扬和刘祖训站在床边,欣慰地笑了。“是的,你挺过来了!”刘祖训说道。

患者的康复让整个团队都为之振奋。但赵飞扬和刘祖训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狂犬病的治疗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需要总结这次的经验,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病例总结会上,赵飞扬说道:“这次治疗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王教授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方向,免疫疗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祖训接着说:“没错,我们要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的合作,深入研究EZH2蛋白的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工作。”

会后,赵飞扬和刘祖训积极与王教授团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他们共同申请了科研项目,希望能在狂犬病治疗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王教授,我们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不同患者体内的EZH2蛋白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赵飞扬在与王教授的视频会议中说道。

王教授点头表示认同:“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免疫系统等因素有关。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