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我们已经在安排了,很快就会送到。你们在那边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确保每个医护人员的安全。”刘祖训回答道。
防控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社区居民对诺如病毒的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些居民在得知小区里有人感染后,依然不注意个人卫生,甚至还在公共区域聚集。赵飞扬和刘祖训意识到,加强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他们组织团队成员制作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等,向社区居民普及诺如病毒的防治知识。在一个社区广场上,赵飞扬拿着扩音器,向居民们大声讲解:“大家一定要注意,诺如病毒感染性很强,平时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不要吃生冷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要及时隔离,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处理。”
一位居民疑惑地问道:“赵医生,我们平时用的酒精消毒不行吗?我看网上说酒精能杀死很多病毒。”
赵飞扬耐心地解释道:“诺如病毒对酒精有抵抗力,普通的酒精消毒很难灭活它。我们要用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漂白粉等,按照正确的配比使用,才能有效杀灭病毒。”
经过宣传教育,居民们的防控意识逐渐提高,开始主动配合防控工作。社区里的志愿者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环境消毒、物资分发等工作。
疫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随着检测范围的扩大,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医院的床位逐渐紧张起来。“赵医生,现在医院的床位快不够用了,还有很多患者等着住院,这可怎么办?”医院后勤部门的负责人焦急地找到赵飞扬。
赵飞扬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优先收治症状严重的患者。同时,联系周边的医疗机构,看看能否协调一些床位。另外,我们可以在医院的空旷区域搭建临时病房,以应对床位紧张的问题。”
刘祖训也在一旁补充道:“我们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临时病房的设置要合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临时病房很快搭建起来,患者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医护人员们日夜坚守岗位,悉心照顾每一位患者。病房里,护士们不停地穿梭在病床之间,为患者测量体温、输液、送药,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防控,部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一位年轻的患者高兴地对李教授说:“医生,我感觉好多了,昨天还吐得厉害,今天已经不怎么吐了,也有力气了。”
李教授微笑着回答:“这是个好现象,但你还需要继续休息,按照医嘱服药,多喝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一些康复后的患者再次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诺如病毒出现了二次感染的情况。这让团队成员们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忧。
“怎么会出现二次感染呢?难道是我们的治疗不彻底?”一位医生在病例讨论会上提出疑问。
李教授皱着眉头分析道:“诺如病毒有多种变异株,可能是患者康复后,又感染了不同变异株的诺如病毒。也有可能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抵抗力较弱,再次接触到病毒后就又感染了。”
赵飞扬思考片刻后说:“我们要加强对二次感染患者的监测和研究,分析病毒的基因序列,看看是否真的是不同变异株导致的。同时,提醒康复患者要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增强自身免疫力。”
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检验科对二次感染患者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确实存在不同的变异株。这一发现让大家意识到,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