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才中的天才

相比于爱德华的夸奖,秦衡更惊讶于对方年纪轻轻居然真的是弦理论的研究人员这回事。

至于有多惊讶呢。

这么说吧,无论在国内外秦衡这都是第一次见活的弦理论研究人员。

弦理论是个很新而且很特殊的领域。

虽然弦理论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1968-1970年代,但与量子力学结合时出现反常现象,让很多科学家在1973年就放弃了弦理论,转而研究量子色动力学。

而后1995年,在南加利福尼亚召开的《弦1995年会议》,重新点燃了超弦革命。

从95年到07年,也不过短短十年时间而已。

95年的革命主要针对弦对偶和膜的作用展开,统一了五种不同的弦理论和十一维超引力,提出了M理论,预言了额外维和超对称性的存在,还为黑洞熵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

这次革命以后,弦理论才重新回到主流的物理人视线当中。然而就算如此,依旧还是有很多物理学者认为弦理论实在太过虚假,薄弱的理论构不成一门真正的理论学科,因为迄今为止的弦理论依旧缺乏直接的实验验证等。

而它之所以能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理论物理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忽视的潜在价值。

比如弦理论是最有可能统一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

仅此一条就让物理界难以放弃了。

毕竟如果真的能统一四大作用力,那么这个人的荣誉将直接超越以往历史上所有名人,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这一点哪怕秦衡研究出室温超导也是不能与之媲美的,因为统一四大作用力将直接引领人类文明跃迁升级。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明知前路艰难,还有很多人都在怀疑弦理论的真实性,却依旧有人硬着头皮去研究弦理论的原因,只因能得到的成果荣誉太过迷人眼球。

不过正因为弦理论太过虚无缥缈,就算确定了研究方向也很难有具体的实验验证方式论文发表以及成果产出,所以研究弦理论要有十年甚至更久没有动静的打算。

以目前的科研大环境而言,仅仅只是难有论文和不会有成果产出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吸引到年轻的科研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