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之有点不舍。
“王爷,如今造船厂,还有十万人。是要继续造船,还是遣散他们?”
李星辰考虑到如今有了复兴城的宝石,军费不缺。
但是,造出大量的海船,以后无论是打仗,还是运输,航海贸易,都会有大用。
“造船厂不要停,工人可以慢慢遣散那些老弱的。但是要妥当安置,愿意回原籍,一定要发够工钱和补偿安置费用。愿意在西贡落户的,要发田宅。剩下的青壮年工人,继续造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人都表示不理解。
猴子疑惑地问道:“王爷,我们八千艘海船,已经是当年崖山海战的十多倍了。当年一千艘船就能运送二十万人。如今我们的哪里需要这么多船?”
“就是,省下一部分造船的钱,打造更多的武器、弹药,招募更多的士兵,这才是最重要的。”李铁牛也不理解为什么要继续造船。
一直沉默的陈小六,此时也开口说出自己的不解。
“我也觉得,可以省一部分造船的钱,用来训练更精锐的士兵。”
李星辰笑道:“你们知道如今草原人造了多少海船吗?”
“多少?”李铁牛问道。
“两万艘。”
三人顿时都愣住了。
“什么?两万艘?为什么这么多?”
李星辰笑道:“他们原本要远征扶桑。把扶桑纳入版图范围。但是,他们可能会先拿出一部分兵力对付我们。”
陆建之虽然觉得造那么多的船,有点浪费。
幸好湄公河上游的森林,可以源源不断提供优质的木材。
开发造船木材,不但能够养活大量的伐木工人,还能养活大量的造船工人。
以及造船厂附近的大量小商小贩,以及西贡城的其他工厂。
于是陆建之也不管那么多,直接遵照命令执行大量造船的命令。
而且,造出了大量的海船,还能提供给自己的小儿子陆兴提供远航。
为此,陆建之对新造船只的质量,更是格外关注。
在李星辰调走大部分海船之后,西贡的十多万造船工人,在陆建之的监督之下,继续日夜地疯狂赶造海船。
陆建之每天晚上都登上西贡城的外墙,站在南门城楼上,看着灯火通明的造船厂,感慨:
“但愿老四那个崽子,能够早日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