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的人在屋内屋外热闹地唱着催妆诗,那悠扬的诗句在空气中回荡,宛如一首首美妙的乐章。金帅也加入其中,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与众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将气氛烘托得愈发浓烈。“催新娘,莫要藏,良辰美景正相当。红烛高照映华堂,佳人出阁凤求凰。”在这声声催促中,华兰缓缓起身,由嬷嬷们搀扶着走出了闺房。她的步伐轻盈而又略显拘谨,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岁月的琴弦上,弹奏出一曲离别的乐章。

小两口来到盛府正厅,盛纮和王大娘子端坐主位。盛纮身着一身深紫色的长袍,头戴黑色的幞头,面容严肃而又带着欣慰。王大娘子则穿着一件华丽的锦缎衣裳,脸上的妆容精致,眼神中满是对女儿的不舍与牵挂。金帅与华兰来到正厅,丫鬟端来茶杯,金帅恭恭敬敬地上前一一敬茶。盛纮微笑着说了一些免礼的话,又语重心长地嘱咐华兰到了府上要好生孝敬太爷,言辞之间满是对女儿的关爱与期望。王大娘子则是一番细细的叮咛,从生活琐事到为人处世,事无巨细。华兰眼眶湿润,轻轻垂下泪滴,这泪水里既有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不安。

小主,

金府迎亲队一路上吹吹打打,唢呐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那唢呐声高亢激昂,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着这场喜事;鞭炮声噼里啪啦,热闹非凡,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带来了满满的喜庆。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仿佛在欣赏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孩子们在队伍中嬉笑奔跑,充满了童真与活力。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为这场婚礼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息。金府的小厮们不断地往人群里抛洒铜钱与喜糖,引得路人不断哄抢,现场好不热闹。铜钱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喜糖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们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

到了金府,中门大开迎接新娘子。金帅牵着红绸,引领着华兰跨过马鞍,寓意着平安顺遂;又跨过火盆,象征着驱邪避灾。这一系列庄重而又热闹的仪式,不仅是对新人的祝福,更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尊重。两人来到喜堂之上,红烛高照,“囍”字醒目。在赞礼官的高声唱喏中,金帅和盛华兰一拜天地,感恩天地造化;二拜高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夫妻对拜,从此携手一生。这简单而又神圣的三拜,将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随后,新人入洞房,这一天明面上的婚礼仪式算是告一段落了。金帅牵着华兰的小手来到洞房后,扶着华兰在喜床上坐罢,便急不可耐地用玉如意挑起新娘的红盖头,寓意称心如意。他看着华兰娇羞的面容,笑着说道:“娘子,我一会要出去陪下客人,你让人把头饰去掉吧,别把脖子累坏了,反正洞房又没别人进,一会我让人给你送些吃食。”华兰轻轻地点了点头,温柔地回应道:“嗯嗯,官人,去忙吧!还有那么多宾客,这里有采簪照顾我,你不用担心。”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金帅的心田,让他倍感温暖与安心。

金府婚宴上,珍馐美馔摆满桌。炙子骨头香气四溢,那浓郁的香味仿佛能穿透空气,钻进人们的鼻腔,让人垂涎欲滴。烤羊色泽金黄,外皮烤得酥脆,上面撒着一层细细的香料,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炸鸡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发出“嘎吱”的声响,鸡肉的鲜嫩与外皮的酥脆完美结合。雕花蜜饯精致小巧,每一块都雕刻成了精美的花朵形状,色彩鲜艳,口感甜蜜。炊饼松软可口,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展示了北宋时期精湛的烹饪技艺。

随着官家的到来,金府酒宴宣布开席。宾客们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庭院。金帅也是每桌敬酒,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向每一位宾客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客人们纷纷送上祝福,言辞之间满是对这对新人的美好期许。“祝二位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愿你们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这些祝福声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金帅和华兰的心间。

乐师们奏响欢快乐曲,那悠扬的旋律仿佛有一种魔力,将气氛烘托得愈发热烈。舞姬们翩翩起舞,她们身姿婀娜,舞步轻盈,如同一群下凡的仙子。她们身着华丽的舞衣,衣袖飘飘,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或旋转,或跳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美感。她们的舞蹈时而轻柔婉约,如潺潺流水;时而热情奔放,似熊熊烈火,与音乐完美融合,为这场婚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宾客们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之中,尽情享受着美食与美酒,共同见证着这对新人的幸福时刻。

日影西斜,余晖将天边染成瑰丽的橙红,金府这场盛大的婚礼在热闹与喜庆中持续了整整一日,直到夜幕悄然降临,宾客们才带着满面笑意,纷纷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