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石板路上的粼粼光芒闪烁跳跃,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安宁。金帅骑着一匹矫健的高头大马,缓缓前行。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屹立不倒,身上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脸庞虽带着几分征战的疲惫,却依旧难掩自信与骄傲。
街道两旁,百姓们如同潮水一般纷纷涌上街头,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的手中奋力挥舞着彩色的旗帜,红的、黄的、绿的,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有的扯着嗓子高声呼喊着金帅的名字,那此起彼伏的声音,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响彻整条大街。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打闹、穿梭奔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纯真而烂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敬佩,感慨万千地说道:“智勇爵此次出征,真是为我大宋扬威啊!这一战,打出了我大宋的气势!”旁边一位年轻后生用力地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有智勇爵这样的英雄,咱们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临街醉仙楼三层,半开的雕花木窗后,一道身影隐匿在阴影之中。一柄嵌着孔雀石的匕首正稳稳地削着梨,锋利的刀刃下,梨皮打着漂亮的旋儿,轻轻落在地板上。握着匕首的手,青筋虬结,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虎口处那道月牙形的旧疤,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神秘人声音低沉沙哑,如同从古老的岁月中传来,他将雪梨肉缓缓送入口中,甜汁顺着指缝悄然滴在窗棂上,“就是不知道这庆功酒,喝不喝得到明年春分。”话音刚落,他忽然反手一甩,匕首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直直钉在窗框上,刀柄上缠着的西夏文字帛布簌簌颤动,仿佛在传递着某种危险的信号。
金帅一路前行,来到皇宫广场上。广场上早已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气氛凝重而压抑。皇帝赵祯身着华丽无比的龙袍,高高站在台阶之上,神色威严,不怒自威。金帅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快步走到台阶下,“啪”地立正行了军礼,声音洪亮地高声道:“禀官家,此次出征西洲回鹘、黄头回纥已归降我朝,吐蕃也有几个诸部归降,臣幸不辱使命,凯旋而归!”赵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赞赏,说道:“智勇爵此次出征,战功赫赫,实乃我大宋之栋梁!你这一战,让我大宋的威名远扬四方!”接着,赵祯又是一段慷慨激昂的勉励,言辞间满是对金帅的期许与厚望。
随后,便是按流程举行的庆功宴。皇宫大殿内,金碧辉煌的装饰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仿佛将世间所有的奢华都汇聚于此。文武百官纷纷入座,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酒香四溢。金帅坐在首席,心中却有些焦急。他本就不喜欢这种官场应酬,那些虚情假意的寒暄和恭维,让他感到浑身不自在。酒过三巡,官员们纷纷起身向金帅敬酒,说着各种阿谀奉承的话。
“智勇爵,此次西征大捷,全靠您的英明领导啊!”一位官员满脸堆笑,端着酒杯谄媚地说道。
金帅礼貌地微笑着,举起酒杯回应道:“这都是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
又有一位官员上前,讨好地说:“智勇爵如此年轻有为,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啊!”
金帅一一应付着,脸上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可内心却盼望着这场宴会能早点结束,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家中,飞回了华兰和天香的身边。
好不容易,宫宴总算是应付过去。金帅急匆匆地出了皇宫,归心似箭,脑海中全是华兰和天香的身影。金府门前的石狮子上还系着红绸,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欢迎主人的归来。华兰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兰花,她身姿婀娜,如同一朵盛开的兰花,温婉动人;天香则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衫,活泼俏皮,她的眼睛明亮有神,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两人站在金府门口翘首以盼,指尖无意识地绞着杏色披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