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气死人,人家过的这是啥日子,再瞧瞧咱!”
“怪谁,还不是以前的村主任不干人事,人家愿意带着咱们赚钱,非得计较以前的破事,要不今年咱们的日子过得也不比李家台子差。”
来的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在电饭煲厂房工地干活。
电风扇厂紧挨着,每天里面干得热火朝天的,他们又不是看不见。
一台电风扇能赚多少,他们或许不知道,但那稀罕物件肯定便宜不了。
要不然李家台子哪来的钱,在长甸河上架桥。
还把镇上的中学给搬了过来。
提起各村的主任,人们不禁又是一通骂。
谁不想过好日子?
越穷越光荣也就是跟着喊喊口号。
谁天生也没长那根贱骨头。
真要是端上一碗香喷喷的肉,要是多瞧窝窝头一眼,都是对肉的不尊重。
可现在就算是把那些人的祖坟给骂裂了都没用。
不过好在电饭煲厂总算是参与进来了,今年过过眼瘾,等明年……
好歹是有了盼头了。
“先把东西送家去。”
东西分完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天亮答应了一声,招呼着天生等人,扛起分的东西就走。
钱!
东西分得再多,也没有钱实在。
今年赚的钱,虽然大半都投到了长甸河桥,还有电饭煲厂上面,却还是剩下了一大笔。
李天明和李学庆商量过后,除了留下一笔应急用,全都给大家伙分下去。
忙活了一年,总不能几斤肉就把乡亲们给打发了。
想要让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得让大家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利益。
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李天明依旧排在第一个。
不过可不是在场院分,村民们都转移到了村支部。
外村看热闹的也都跟着过来了。
从会议室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天明的身上。
心里痒痒的,都想知道李天明分了多少,却没有人上前去问。
当初跟着李天明进城揽工,规矩也用在了分红上。
谁拿了多少,全都在心里闷着。
东西显摆一下也就算了,手里有多少钱,谁愿意让别人知道。
“你说李天明能拿多少钱?”
“少说也得一两千,我听人说过,他们村的养殖场,还有电风扇厂,就属他投的多。”
“一两千,那得咋花啊?”
“钱还有花不出去的?你也不看看人家住的啥房子,村东头李老六原先的地主大院都比不了。”
“他家还有那个电视机呢!”
“那是啥玩意儿?”
“听说在家就能看电影!”
“好家伙的,在家看电影,那得是啥日子啊!”
“我啥时候能过上这种日子,哪怕过一天,我都知足了。”
人们议论着,不禁想到了还没建完的电饭煲厂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