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鹰博物馆(二)

接往下,陈列了一件《敦煌经书》

在大鹰博物馆昏暗的展柜中,敦煌经书静静陈列。

泛黄的纸张,犹如历史长河中漂浮而来的古老扁舟,承载着千年前的文明印记。

经书的字迹,或刚劲有力,似能穿透岁月的迷雾,展现书写者的坚毅;或婉约细腻,宛如江南春雨,诉说着彼时的温柔与细腻。

那一笔一划,皆是古人智慧与心血的凝聚,在时光侵蚀下,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有些经书上还绘有精美的插画,色彩虽已斑驳,却难掩曾经的绚丽。

画中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或慈悲庄重的佛像,或虔诚合十的信徒,他们仿佛穿越千年岁月,在这一方天地间,向世人讲述着敦煌往昔的辉煌。

这些插画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当时社会风貌、宗教信仰的生动写照。

然而,当目光触及这些敦煌经书,心中不免涌起复杂情绪。

它们本应在故土敦煌,在那片孕育它们的土地上安然绽放光芒。

如今却远渡重洋,静静躺在异国他乡的展柜里。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一段民族的伤痛记忆,无声地提醒着人们铭记过去,珍视文化传承。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华夏人,有多么无助,多么屈辱!!

接下来的,是今华夏汉族文明的伟大创作之一《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当它的书页缓缓展开,仿佛开启了一座浩瀚无垠的知识宝库。

泛黄的纸张上,工工整整地书写着无数的文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

书中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个领域,犹如一幅宏大而细腻的历史画卷。

那精美的插图,线条流畅,色彩古朴,生动地描绘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器物形制,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往昔的繁华盛景。

诗词歌赋在其间熠熠生辉,或婉约动人,或豪迈奔放,诉说着不同时代的情感与故事。

编撰《永乐大典》的过程,是无数文人墨客齐心协力的伟大壮举。

他们在岁月中埋头钻研,精心整理,将散落在各处的知识汇聚一堂。

这不仅是书籍的编纂,更是文化传承的接力。

《永乐大典》,正本早没了,现存的嘉靖副本,据统计,满打满算就剩418册,国内只有22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