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酒厂生产的各类保健酒,药虫原料全部依靠对外收购。
没想到,陆家庄一改传统的野外捕捉。
搞出了像模像样的人工养殖模式。
一名技术员忍不住问道:“陆村长,这些蝎子都是野生钳蝎,生性凶猛,十分好斗,一旦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必然会互相厮杀,请问你们村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呢?”
此话一出。
就连李正明都不由得竖起耳朵。
陆家庄不是首先提出人工饲养药虫的集体。
为了解决原材料时有时无的问题,龙泉酒厂曾尝试过进行人工养殖。
结果惨不忍睹。
当年。
酒厂将一千多只野生钳蝎放在一起进行养殖,短短两三天的功夫,蝎子死伤大半。
幸存下来的都是体积较大的蝎子。
不难看出,这些蝎子经历了何等惨烈的自相残杀。
体积较小的蝎子几乎都被这些大蝎子给杀死了。
“野生蝎子之所以出现自相残杀,一来与更换生活环境带来的紧张感有关,二来,周边的养殖环境是否符合科学养殖需求,同样影响着蝎子的情绪。”
当即,周明远做了简单的介绍。
众人说得没错,野生的东雅钳蝎确实生性好斗。
不过只有针对地进行培育,就能将损失降下来,并且保证蝎群的正常翻译。
人换地方生活,尚且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蝎子这种对于生活环境有些苛刻要求的药虫,反应只会更加的激烈。
野生钳蝎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并且对于刺激性的味道非常的敏感。
“大家请看,这间养殖场附近没有任何能够发出刺激性味道的东西,并且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蝎子的好斗习性就能够受到人为干预。”
陆远捡了一些大伙能够听懂的话,介绍陆家庄养的蝎子为啥温顺得像是小猫小狗。
简单来说。
只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野生钳蝎就不会互相争斗。
吃,住,气味,天敌。
能够威胁蝎子的天敌,放在农村十分常见。
首当其冲的就是鸡鸭等家禽。
除了鸡鸭,耗子,老家贼也喜欢以蝎子为食。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们当年养殖的钳蝎,几天工夫死得干干净净……”
听完陆远的这些解释,李正明等人恍然大悟。
陆远的解释通俗易懂。
人搬新家,需要一段时间用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