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等一下。”
李文斌揉了揉太阳穴,迟疑道:“你的意思是说,小日子企业很有可能跑到咱们这里开设工厂?”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这么做。”
陆远语气笃定地告诉李文斌,最多不过三四年,小日子企业将会大量转移产线到国内。
雇佣夏国人当工人,降低商品生产成本。
国门渐渐打开,与资本国家的矛盾也在逐渐消弭。
最明显的特点便是丑国一号多次访问夏国。
几年之前,夏国又和小日子恢复了正常往来,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无一不再说明一件事情。
经济发展,即将被提上最重要的日程,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李文斌默不作声地掏出香烟和火柴。
“咱们可以说小鬼子坏,也可以说小鬼子丧尽天良,是个两条腿的畜生,但我想谁都不会说小鬼子的经商头脑笨。”
闻言,李文斌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如果小鬼子经商头脑笨,岂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怎能让他们的普通工人,每月拿到一万元的工资。
陆远接着说道:“我们和小鬼子的关系恢复正常,建立起外交关系,但是在许多人心里依旧将鬼子当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包括我,从来不觉得可以和小日子和睦共处。”
“一旦鬼子企业将我们告上法庭,不论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吃亏的一定是他们。”
李文斌愣了一下。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自己人向着自己人。
国内没有关于专利产权的相关法律。
也就是说,小鬼子无法在国内起诉县筷子厂。
而如果鬼子将官司在他们的法院进行起诉,结果还是一样。
事情曝光,夏国老百姓必然会将矛头指向鬼子。
假如真像陆远说的,鬼子企业界准备将他们的工厂和产线转移到夏国,雇佣夏国的工人干活,势必要改善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负面印象。
这件事情的爆发,对鬼子来说只有负面意义,没有任何正面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