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阴森的天牢,景仁帝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轻轻地抚摸着修剪整齐的胡须,深邃地询问:“文渊,你可曾知晓这些藩王为何要揭竿而起?”
在他的治理之下,虽说民众的生活并未达到奢华的水平,但也能算是安宁康泰。
除了这次梁国舅在救灾事宜上的不力之外,其余时刻他均处理得妥善得当。
景仁帝对此困惑不解!
沈文渊略作沉吟,“陛下,某些藩王欲望无边,贪得无厌。他们总认为身为皇室血脉,都有资格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却忽略了皇位非但要有德,更需有能者方能胜任。”
“陛下,自您登基以来,您勤勉不懈,励精图治,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四邻宾服,万国来朝。追溯往昔,陛下您的辉煌政绩,显而易见,举世瞩目。”
景仁帝原本略显迷茫的目光,瞬间变得清澈明亮,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朕哪有你所形容的那般英明?你这是见我情绪低落,特意来逗我欢愉吧!”
沈文渊赶紧谦逊地回应:“臣下岂敢居功,这一切皆为臣下内心的真实感慨。”
景仁帝微微含笑,信步前行,徐徐道:“文渊,此番南越之乱,还需你亲自操持。即便需动用武力,亦无不可。”
沈文渊轻轻摇首,笑容中带着一丝狡黠,“战争耗财折兵,乃不得已之策。俗语有云,上兵伐谋,不如先让臣下与南越周边的数个小国进行秘密协商。若协商无果,再诉诸武力,亦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景仁帝微微一怔,随即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他回忆起年轻时的往事,那时沈文渊不过一介书生,与友人在西北边陲游历,不幸遭遇一小国劫掠。
沈文渊在被劫后,并未匆忙逃回西魏境内求援,反而凭借其非凡的口才,就近向周边三国借兵,一举荡平了那个小国,成功救出了被困的友人。
他归来时,不仅带来了那个小国国王的首级,还有满载两百辆马车的珍贵宝石与黄金等财物。
正是从那次事件起,景仁帝便见识到了沈文渊运筹帷幄、合纵连横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