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心中暗想,若是女儿能够步入仕途,江颂宜必定欣喜若狂,届时她或许会抛却“渣爹”的称呼,改口亲昵地唤他一声“爹爹”。
“你倒真敢设想。自古以来,女子涉足朝堂,担任官职,闻所未闻。”
皇上只是以为他在开玩笑,并未真正将这话放在心上。
他若真敢在这件事情上对江鼎廉予以放纵,冒天下之大不韪,恐怕会被世家大族的守旧势力口水淹没,批评得体无完肤。
届时,人们或许会忘记江颂宜化解鬼胎之祸的功绩,反而会指责她篡位越权,行为不检。
这样的封赏,岂不是反而害了那无辜的女子。
皇上暗自思忖,江鼎廉这位武夫糙汉,脑筋果然过于直率。
然而江鼎廉却越想越觉得让江颂宜担任国师是个绝佳的主意。那圆通方丈既然能够胜任,他女儿才华横溢,难道还会逊色于那圆通方丈吗?有何不可?
“未曾有过先例,皇上何不挺身而出,成为开拓新篇章的先驱者,名垂青史,岂不美哉?此前,太后亦曾言及,众多宫中女官才智不让须眉,诸如那些医女,她们的医术甚至胜过太医,然而仅因身为女子,只能屈居末座,难以展翅高飞。臣虽不通文墨,却深知一句古话:无论是公猫还是母猫,能捕鼠者为佳。此话如何说呢?皇上应当不拘一格,广纳贤才。”
江鼎廉言罢,恭敬地深深一揖。
然而,皇上的脸色却略显微妙,“没想到你竟也赞同太后的观点。”
太后并非皇上之生母,两人关系素来疏远,但太后的影响力却无远弗届,背后更有势力支持。太后的政令往往与女性和民生息息相关,与朝政核心少有瓜葛,皇上因孝道之故,鲜少干预,但朝中争议却始终不断。
江鼎廉素来对这些政事不甚关心,他的心思只在于疆场征战,未曾想竟还记得太后昔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