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此行一直有些忧心忡忡的陈进峰也终于露出难得的笑脸,稍稍有了些动力。
贺兰见他上道,便将这次的开拓任务完全交给他来指挥,去哪里推销和怎么推销都由陈进峰来定。
陈进峰脑子很机灵,第一时间便买了张全市地图。他把整座省会分成了东西南北四块,决定用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事实证明他定的时间还略微长了些。省会城市的居民到底比小县城人见多识广,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高,脑子活的人更加不在少数。他们拜访的商店门市十之七八都会留下一些货和名片,言之凿凿卖得好的话肯定会再电话联系订货。
虽然小商店的订货量都不大,但是架不住城市大,商店门市数量多,积少成多卖掉的货品数量相当可观。
第十天左右车上只剩下大概四分之一的货,全市大大小小的商店门市已经被他们全部光顾完毕,再没有新客户可以开发了,贺兰便拍板打道回府。
住在设备厂附近招待所的最后一晚,贺兰请设备厂厂长下馆子,席间听隔壁桌聊天说明天国道附近有大集,是一个月里最大的一次,大到能绵延一公里的那种。
贺兰心思一动,把辣条当成下酒菜送给了隔壁桌喝酒的大哥,成功要到了集市的具体位置,非常巧,就在他们回相州县的国道边上。
第二天凌晨四点钟贺兰就把陈进峰叫了起来,两个人披星戴月开着车去往集市上摆摊。
第一回出差,带着货底子回去多少有损她这个副厂长的颜面,贺兰觉得不如干脆大甩卖。
天还没亮,启明星高挂夜空,国道下面一条土路上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即使四点钟便出了城区,贺兰他们依旧算来得比较晚的,靠近东侧入口的好位置已经被人占完,他们的货车只能龟速向西寻找合适的地方摆摊。
一直开到集市尽头才算找到能容身的地方。路边传来阵阵扑鼻的香味,往左闻是油香,往右闻是面香。马路左边支着两个打烧饼的炉子,右边两口大蒸锅上面摞着老高的蒸屉,明显是个卖馒头的摊位。
贺兰闻着香味儿唾液疯狂分泌,当场便决定就是这儿了。
小主,
两人一起跳下车,贺兰问陈进峰:“你吃什么?”
陈进峰回答:“随便。”
贺兰转身便施施然奔对面烧饼摊去了,留陈进峰去跟馒头摊大姐打交道。
烧饼闻起来可比馒头香多了,价格略贵,五毛钱一个。摊上卖的胡辣汤色香味浓,看起来比省城的还要更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