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民还没有收到人民报转寄的读者来信,省报的记者就先找了过来。
李卫民没有看报的习惯,自己的作文都登报了,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李队长,我们是省报的记者,想对你做个采访,你现在有时间吗?”
“啊?”
李卫民一脸懵逼。
省报的记者为什么采访自己,难道是张海山同志又发力了?
李卫民就算再两世为人,也想不到自己的作文会上报纸,而且上的还是人民报。
哪怕上辈子的记忆再深刻,也不知道人民报曾经在第一届恢复高考的时候刊登过三篇作文。
就算知道,也想不到会有自己的。
即便报纸上的文章有署名,只要不是李卫民自己,无论是谁看了,也不会觉得是他写的。
重名的人多了,谁也不会想到李卫民有那么大的能耐。
“两位同志,快请,快请!”
尽管不了解真相,却不妨碍李卫民热情招待省报的记者。
开玩笑,这时候的媒体,可不是后世人人喊打的自媒体,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公信力,都不是后世的年轻人能想象的。
丝毫都不夸张,哪怕是新原地区报纸上的一篇报道,也能让一个新原人一夜之间就家喻户晓。
何况是人民报,即便是豆腐块大小的一篇文章,也能让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地方名扬四海!
“两位同志,能不能问一下,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是我们新城的领导请你们来的吗?”
两个记者态度很好,面前这位可是上了人民报的,对谁不客气,也不能对他不客气,谁知道这小子会不会被哪位大佬看中,从而一飞冲天。
之前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久之后就成了高层大佬的例子又不是没有。
这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阶级没有固化,工人农民真正能当大佬的时代,像李卫民这种年纪轻轻就登上人民报的牛人,平步青云很正常!
“李队长,你不知道?”
李卫民一头雾水:“我知道什么?”
两位记者交换了一下眼神,没有说一句话就达成了共识。
既然这小子不知情,那就先不把事情真相告诉他,这样采访的资料更真实。
“李队长,我们是听说你的先进事迹之后,自己找来的,你不会不欢迎我们吧?”
“我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