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手下留情

头一回和同学一起吃饭,李卫民没有太高调,要了一份乙级菜,还有两个玉米面窝头。

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

甲级菜太贵,消费不起。

丙级菜太素,不但寒酸,还没有油水,不顶饿。

头一回聚在一起吃饭,谁也不想丢面子,几乎没人要丙级菜。

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年轻人,真正能不顾别人的眼光,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贫穷,只有李卫民这种过来人。

平凡世界里,孙少平怎么样?

够朴实,够坚毅了吧,吃饭的时候还不是要等别人打完饭才去,年轻人哪有不好面子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另外一个没有学生买丙级菜的原因,是孙少平他们那些高中生比不上的,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大都有补贴。

国家为了培养人才,可谓是下了血本,从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配给中,挤出一部分,尽量保障大学生,乃至中专生的生活。

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补助的多少也不尽相同。

具体补助的多少,和各地的政策以及条件有关系。

新原大学的补贴一共分三等:

甲等补助,每个月二十三块钱,只有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学生才能拿到。

比如父母残疾,或者体弱多病,甚至双双离世,总之,就是家里没有正儿八经劳力的那种。

乙等补助每月十六块,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才能享受。

要么父母没有工作,要么兄弟姐妹特别多,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之类。

丙等补贴每月十块钱,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差不多都可以拿到。

如果父母都是干部,兄弟姊妹也不多,还都是城市户口,人均收入比较高,那就对不起了,只能自己解决吃喝拉撒。

除了钱,粮票也是有补贴的,大学生就比普通市民多。

而且,一旦考上大学,通常都要把户粮关系转到学校,这样农民就也能吃上商品粮了。

李卫民也不例外,户粮关系也转了过来。

不过,这些手续都是赵干事去办的,李卫民自己不用操心。

遗憾的是,李卫民因为自身原因,甲、乙、丙三种补贴,他是一样也不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