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人民内部有坏人

这年头的火车,几乎没有空调,挤在上面坐一路,又是风吹,又是日晒,几乎能要人的半条命。

看到有人上车卖冰糕,很多旅客都掏钱购买。

没办法,一身臭汗一身泥,又热又渴嗓子冒烟,如果能来上一根冰棍,已经不是爽不爽的问题了,简直就是能活命!

哪怕火车上的冰糕比外面贵一些,很多旅客也不在乎,已经顾不上在乎那一分两分的了,先活着再说吧!

混混们刚开始卖冰糕的时候,一个个几乎全都不情不愿。

如果不是混混头子连打带骂,绝对没人干,丢不起那个人!

混混头子没有办法,只能拿警告自己的牛人说事,听说是老大靠山的命令,小弟们只能照办。

谁知,这一照办不得了,等于是打开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我靠,卖冰糕居然这么挣钱,这特么比上班强多了啊!

说句不好听的,这年头如果能找份稳定的工作,谁会跑到火车站当混混?

发现卖冰糕比上班还赚钱,而且还是赚得多得多,混混们的心理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能站着就把钱挣了,谁还愿意冒着被抓的危险,天天去掏别人的钱包?

好吧,这也就是这个特殊的年代,卖冰糕的确比上班强,如果到了开放之后,说不定这帮混混就不这么想了。

不是说开放之后卖冰糕不挣钱,主要是没有那些歪门邪道挣钱!

比如在火车站附近玩仙人跳,开小发廊,黑旅馆之类,哪个不比卖冰糕强!

有经验的都知道,七八十年代,但凡能私人做点生意,基本都比上班挣得多。

现在尽管还不允许个人做生意,李卫民实际上已经是让这帮混混提前开始了。

名义上是向阳冷饮店的销售员,其实就是挂名的卖冰糕小贩。

因为地点比较特殊,李卫民允许他们卖的价格比正常情况稍微高一些。

每个混混……哦,是销售员,差不多每天能挣三四块,纯收入的那种。

一个月一百来块是什么概念?

和传奇人物一大爷易中海几乎相当。

每月百来块的收入,让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二流子,很多都成了家里的香饽饽!

兜里有了钱,腰杆自然就硬了,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街坊邻居面前,有了不少底气。

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让很多混混都找到了重新做人的赶脚,用不着混混头子过度强调,自然而然就维护起了向阳冷饮店的利益和形象!

谁都不傻,只有向阳冷饮店一直好下去,他们才能一直硬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