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声名远扬

10月26日,星期六。

陈光良的文章《论美国股市与经济的转折点》,引起华夏很多人的观看,因为《东方日报》是华夏三大报纸之一,另外陈光良也是上海滩的名人。

只不过,很多人看到他的文章后,顿时态度是相当的一致,无非是言论的轻重而已。

例如财政·部的宋子文阅读后,对助理说道:“且不论这篇文章分析的对错,但这个年轻人水平还是有的,难怪能在报业如林中,异军突起,成为新晋的报业大亨,仅次史量才之下。”

一般来说,《新闻报》汪家兄弟算不上报业大亨,因为股权是被史量才掌控,内容是被主笔李浩然把握。

相反在《东方日报》,很多人都知道是陈光良一手创立,编辑团队和记者团队都是他的‘徒子徒孙’,风格一脉传承。

其助手唐腴胪,也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对美国股市还是有些了解的。

“部长,此人的言论中,很多依据都是事实。股市过度投机、信贷过度放大.说明他是真有水平的。当然这个结论还不能说准,毕竟美国总统今天已经说要稳定股市,下周不知道如何发展呢!”

包括《东方日报》的海外信息来源,现在已经都是直接从驻外公职人员、华侨手里直接获取,然后通过电报传回沪市。

而作为民国财政·部,都不见得有他们报社来得全面和及时。

“下周就知道了,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如此传奇!”

陈光良的传奇性,基本上已经是人尽皆知,当然主要是商业领域的成就。

此时。

孔祥熙已经看到《东方日报》的文章,当即说道:“简直是一派胡言,仅凭一天的股市表现,就胡乱发表评论,这就是所谓的‘不做裁判’,我看他是想出风头而已!”

相比较宋子文,孔祥熙虽然也留过学,骨子里头却更像是山西钱庄老板。

作为工商实业部的部长,孔祥熙自然也是知道陈光良的。

当然哪怕是总司令,也是知道陈光良这个新晋报业大亨,甚至有拉拢的意思。

宋大小姐回应道:“你说他啊,年轻人喜欢出风头有什么,就看有没有真本事,以及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这位,更关心利益。

孔祥熙随后说道:“是个滑头,哪有那么容易被利用。”

宋大小姐说道:“不然.年轻人又没有什么根基,最多也就是个《东方日报》,但只要稍微吓唬一下,还不得乖乖被我们利用。”

孔祥熙点点头,随后说道:“南鲸方面的意思是,先观察一下他,晚点让他买点公债,纳个投名状什么的。”

不买公债,就等着遭绑架,这就是潜台词。

当然陈光良因为有《东方日报》这个武器在,再加上他才刚刚崛起,所以之前南鲸方面也没有盯上他。

不过随着南鲸政府打仗需要钱,他已经进入视线,难免要损失一笔了。

此时,严仁美也在孔令仪家做客,同来的还有张涵芬。

“仁美,这个陈光良又发表了文章,我刚才听我爸爸和妈妈还在讨论他,说他是混乱发表文章,想出风头!”孔令仪大大咧咧的说道。

严仁美有些紧张的说道:“他说什么了?”

孔令仪笑嘻嘻的将一份报纸递给严人美,道:“你看了不过说实话,我刚才看了一下,陈光良写的文章水平还是挺高的,起码人家知道美国那边的事情,这倒是让我的印象有些发生改变。”

从一开始的‘讨厌’(没有见到过,只是单纯讨厌封建婚姻),到如今的‘不讨厌’,孔令仪的性格就是如此直爽。

如果换作是黄慧宝,马上就会继续延续第一次的印象,给陈光良无数的差评。

严人美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被标题吸引,很快就陷入其中。

最近,他对陈光良的印象已经发生一些改变,一些好感不知不觉的涌出来。

“可能是为了报纸的销量,而发表的这篇文章!”严人美脱口而出。

“咦,你还知道维护他了,哈哈!”张涵芬第一时间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