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麻烦

随后,陈光良考察了‘海事学院’、‘环球航运修理厂’,指出一些问题,才满意的离开。

海事学院招募的‘实习海员’,只包吃住的,而且第一年都不付工资;一年实习期满后,会签署一份五年合同。

学习并不是一直在岸上,很快船一到,就会在船上继续学习;到岸后,又会继续学习。

总之聘请了老师来教,自然是希望能真正培养出‘中高级海员’。

回到写字楼。

陈光良又和管理层开会,商讨新船到后,航线的问题。

第一条航线:上海至青岛、天津。

第二条航线:上海至厦门、汕头、广·州、香港。

这两条航线,连招商局都还没有‘固定航班’,正值南鲸政府决定发展航运,环球航运可谓适逢其会。而且,这两条航线,环球航运是准备四艘船的。

不过,这两条航线有怡和、太古,所以竞争压力很大。

第三条航线,香港至广州湾(湛江)至西南诸省。

第四条航线,香港至东南亚。

这两条航线,陈光良打算在湛江的广州湾注册(法租界),并挂华伦洋行的旗子。而且,这两条航线不算是固定线路。

陈光良之所以选择在广州湾注册两条船,并且还挂华伦洋行的旗子,无非就是给自己留个‘底牌’。

“华伦洋行那边协调好,在广州湾注册的两艘船,就在那边交付。广州湾我去考察过,是个很好的港口。”

赵铁毅点点头,说道:“已经沟通好了。而且华伦洋行告诉我们,预计7月中旬就可以交付给我们。正好我们可以在相关港口进行重新刷新,并保养一番。”

目前环球航运、环球贸易的管理层,基本是靠高薪引进的人才,而很多办事处又远在其它城市,所以陈光良还是有些担心——企业内部会出现问题。

不过,一旦长江钱庄的‘金融枢纽’组建起来,那么就可以派出金融团去各家公司监督和视察。

当然,陈光良也会陆续去各个办事处视察工作,广州湾那边,甚至6月底就得去一趟,因为要成立航运企业。

粤省。

自从陈济棠驱逐陈铭枢之后,便掌握着粤省的军政大权,同时他还委任冯锐担任建设厅农林局局长,兼任制糖负责人。

冯锐新官上任三把火,找到陈济棠说道:“大帅,我有一计,可以让粤省无需出资金,便可以兴办起剩下的五座糖厂。”

陈济棠笑着说道:“只要这第一座工厂开工,这钱不久源源不断的来么!”

他很满意如今的糖业进展。

如今,第一座工厂已经和捷克斯可达机械公司达成协议,70万美金就可以买下日榨1000吨甘蔗的全套设备,并且首付款20%,其余装好了再付款。

条件非常优越,是以往华夏从未有过的待遇。

当初陈光良制定的‘挑起制糖机械公司的战争’,是非常有效果的,特别是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

冯锐说道:“第一座工厂怎么也需要到11月份机器才能全部安装好,甘蔗从东南亚进口的话,真正投入生产得12月。另外,这座工厂虽然也是日榨千吨甘蔗,但是还得分红一半给江浙财团。”

陈济棠点点头,说道:“那没有办法,粤省的糖业是人家给的方案,还派人来协助,该他们赚。”

在这一点上,他倒是没有想过吞掉人家的股权,毕竟贡献在那里。

冯锐连忙说道:“但是,我们可以9月份就可以产出白糖。”

陈济棠一愣,这机器都没有装好,怎么产得出白糖?

不过他很快眼前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从香港走私白糖,包装成我们自己本土白糖?”

他又怎么不想发财,好养军队,好建设粤省呢!

冯锐很是精神的说道:“不错。自从今年新关税实行后,这香港的白糖只需要140元每吨,而我们内地的白糖则是280元每吨(批发),这里面是庞大的利润。所以,不需要等工厂投入生产,我们便可以卖出白糖,就说是工厂生产的。而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后,我们更是可以将更多白糖卖到江浙沪。但现在的问题是,江浙财团派了不少人在工厂各个岗位,这很容易走漏风声,影响不太好!”

在利益面前,陈济棠果断的说道:“那就将他们全部遣回沪市,反正我也觉得不爽,这个江浙财团里面还有孔祥熙这个官僚资本。”

他们为什么不担心糖厂生产的技术呢?

原来,捷克斯可达厂不仅包机器安装,还会派人指导制糖工艺,可谓包教会。

这样一来,剩下的工厂设备可以继续谈。

冯锐当即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将沪市的人全部遣回。只是江浙财团势必不会甘休,认为我们是在吞他们的利益,届时我们粤省的糖,就很难在江浙沪销售,那可是最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