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天下没有利益谈不拢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利益不够大!”李世民向李渊讲解。
“或许有注重道义的人,但肯定不是袁绍。他想要名,想要权,咱就给足他!我建议,封袁绍为大将军!”
“至于曹操,可加封安东将军,彰显朝廷恩典,稳其军心、民心。”李世民一石激起千层浪。
杨彪率先反对:“大将军地位太高!袁绍不尊朝廷,反而被重封,天下人该怎么看咱?假使让人们以为太尉害怕袁绍,放弃太尉转投袁绍,又该如何是好?”杨彪想出一个法子反驳。
哪料李渊毫不在意:“此虚名耳!若能成大业,让他一会儿又有何妨?”
杨彪见状,只得放弃。
“还剩四个势力,幽州刘虞公孙瓒高欢,青州刘备。”杨修掰手指头。
“刘备乃北地宿将,帐下关张万人敌、龙虎之姿,蛾贼主力在徐州,其必可平定北海东莱二郡。咱们仅需引导其攻徐州即可。”
在李世民的设想中,刘备、曹操合力攻打徐州,袁绍中途进入兖州插手兖豫战事,幽州再支持刘备,万全搭配。
“引导不合适,应该说成让他师出有名。”李渊呵呵笑道。
“不妨封其为安东将军,平原侯,仍保留青州刺史职务?”房乔提出意见。
这年头,一个州刺史能冒出三四个,有两个安东将军不足为奇。
同时封曹操刘备二人为安东将军,职务重叠,正好激起日后争端。
“可。”杜如晦点头。
“幽州三人该如何,公孙瓒不会看着刘备势大,他心胸还不及袁绍,可他们三人谁也不能胜谁。”李渊双手抱胸,陷入沉思。
“父亲不必担忧,我还有办法!”
李世民早猜到李渊有此疑惑,继续说道:“公孙瓒要搞破坏,那就踢开他!让刘虞掌管幽州。刘虞弘爱、无甚野心,还是汉朝宗室,刘备不求援,他也会主动帮助刘备。”
“封刘虞为赵王,允许其节制天下诸侯,不加封公孙瓒,甚至宣布撤回他的官职,刘虞便在道义上有压倒性的优势。”
道义优势有个屁用,公孙瓒可不是讲道义的人。
杨修腹诽,正欲说什么,脑中灵光乍现:“刘虞与袁绍同为公孙瓒对手,加强刘虞,相当于加强袁绍。还是要靠袁绍击败公孙瓒!”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世民缓缓点头:“我听闻刘虞在幽州甚得民心,应该能拖到袁绍支援。”
李世民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刘虞辜负了他的信任。
刘虞败亡的速度,要比他想象得还要快。
“至于辽东偏远之地,不会影响大局,无需考虑。”
商议完毕后,信使离开长安,奔向大汉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