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已故开平王常遇春之妻弟,当朝太子妃之舅舅,自然也就是刚刚出生没多久的皇太孙朱雄英的老舅公。
所以,蓝玉其实和老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且蓝玉此人勇猛异常,有胆有谋,每战必先登陷阵,屡立战功,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可以说,年轻一代,无出其右者。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基本上已经定了税赋改革的调,在试行的时候甚至一把撸掉了江夏侯周德兴,罢考事件也是以雷霆手段强势回应,蓝玉竟然还是跳了出来。
看着眼前年轻气盛的蓝玉,朱辰微微蹙眉。
不过想想蓝玉后来做的事情,现在这么做似乎也不奇怪。
后来随着徐达等人的老退,蓝玉成长为了大明顶梁柱一般的武将,可谓战功赫赫,但却愈发的鞠躬倨傲,嚣张跋扈。
一次北伐班师途中,蓝玉率军抵达重要关隘喜峰关的时候,因守关官吏未及时开门,他竟直接下令士兵毁关破门而入,可以说完全无视朝廷法度。
北伐俘虏元朝皇室后,蓝玉强占元主妃子,致其羞愤自尽。朱元璋严厉斥责,他却毫不在意。
而且,蓝玉在军中蓄养大量义子、家奴,并私占庄田、蓄养私兵,规模堪比藩王。他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自比卫青、李靖,暗示朝廷离不开他。
甚至,蓝玉还多次要求朱元璋封自己为“太傅”,被拒绝后竟对亲信抱怨:“吾功大,岂不堪太傅耶?”
可以说,后来蓝玉被剥皮实草,以及诛连上万人的“蓝玉案”,蓝玉的性格是直接原因。
也可见,朱元璋前期对他有多忍,后期就有多恨。
和蓝玉性格很像,经历也很像,最后的结果也很像的,后世还有一个人,那便是雍正王朝里的年羹尧。
此刻,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不过脸上仍旧是保持着平和,看着蓝玉,问道:
“为什么要罢免除吴伯宗,郭翀,贾敏三人?”
“皇上!”
蓝玉拱手,正色道:“您说过,读书人是大明的根基,要让读书人愿意在大明朝为学,现在吴伯宗他们三人作贱读书人,那些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的进士、举人,却被他当做牛马一样驱赶当差服役,他们三人完全是为了邀功,取悦皇上,明知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违背祖制,仍旧不择手段的推行,惹得朝野上下天怒人怨,不说罢考的江浙学子,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有非常大的意见!”
“这是百官一起弹劾吴伯宗,郭翀,贾敏三人的折子,请皇上过目!”
说着,蓝玉递上了一张奏折。
“哦?”
朱元璋也不恼,反倒是轻笑了一声,随后接过蓝玉递过来的折子,打开扫视了几眼,然后一双虎目盯着蓝玉,不怒自威的道:“蓝玉,其实你们不是要罢免吴伯宗他们,而是要反对朝廷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