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时,他眼前又晃过了一道身影——曹休,正拿着本《唐律疏议》在他面前走来走去。
曹休见状,索性将手中的书重重地拍在了余十一的桌子上,清了清嗓子,念道:“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误也,乃以防奸恶而救祸患,检淫邪而内正道。”
念完后,曹休得意地看着余十一,挑衅地问道:“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余十一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制定法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挑剔百姓的过错而加以惩罚,而是为了防范奸邪、消除祸患,纠正淫乱邪恶的行为,引导人们走上正道。”
曹休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又继续说道:“那我再考考你,犯罪之人,皆有条制。断狱之法,须凭正文。若不具引,或致乖谬。违而不具引者,笞三十。这句话你可知道是何意?”
余十一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了,还是摇了摇头,一副完全不懂的样子。
曹休见状,忍不住调侃道:“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你还不如我呢!怎么好意思让我停下来的?我看啊,你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跟我一起好好研读这些律法条文吧,别到时候真遇到案子了,连定罪量刑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余十一被曹休这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但心里却也不得不承认曹休说得有理。
“我!我!我们俩看得根本就不是同一本书,等我翻到你那本《唐律疏议》的时候,我自然也就知道了!”
余十一脸上像是被火烧了一般,红得发亮,但眼神中却丝毫不见退缩之意:“我读的可是《李卫公问对》,里面讲的都是军事战略、练兵方法、阵法演变这些高深莫测的东西!那我问你,你知道什么是奇正相生嘛?!”
曹休被余十一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愣住了,他原是看过《李卫公问对》的,但无奈时间太久,也忘得差不多了。此刻被余十一这么一问,他只好硬着头皮,支支吾吾地说道:“我……等等,让我好好想一想,我昨日方才读过这本书的!我肯定能想起来!”
然而,无论他如何苦思冥想,那“奇正相生”的含义却像是跟他捉迷藏一般,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时,一直在一旁默默听着的第五骅开口了,他是个读书的料子,对于这些经典兵书更是记得清清楚楚:“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