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学院扩招

回忆让他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他揽住她的肩膀,深吸一口气:“走吧,媳妇,先回家,明天还有一堆事要忙。”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严渊望着路边广场上一群奔跑的少年,隐约听到了足球撞击地面的闷响。

他突然想起自己两年前第一次踏上安联球场时的场景,那是他的第一次主场执教,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至今难忘。

而现在,他正在为更多中国少年铺就同样的路。

手机震动了一下,巴黎圣日耳曼的技术总监发来消息:“严,本届招生的合作俱乐部已经确定了,等你回来详谈。”

他回复了一个";OK";,抬头时恰好看到街角报刊亭新挂出的海报——上面正好印着他带领国足夺冠亚洲杯的那一夜晚。

这是2019年初的新闻,海报已经有些褪色了,但报纸里,严渊和球员们眼里的光芒依旧清晰。

……

这一届的学院选拔合作俱乐部是北京国安。

试训的第一天清晨,国安的主场工人体育场外已经排起了长龙。

六千名怀揣足球梦想的少年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的拖着行李箱,有的背着球鞋袋,眼神里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严渊站在球场通道口,看着眼前乌泱泱的人群,心里也是不由得感到了欣慰。

“严指导,所有分组都安排好了。”助理教练递来平板电脑,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试训球员的资料。

严渊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向场地中央,随着哨声响起,六千名球员如同潮水般涌入绿茵场,瞬间将偌大的球场填满。

这次试训持续了整整三天。

小主,

严渊几乎走遍了场地的每一个训练区域,时而驻足观察某个孩子的盘带技巧,时而蹲下来亲自示范传球的力道。

最让他惊喜的是,这一批球员的整体水平高于去年——不仅身体素质出色,战术意识也相当成熟。

有个来自贵州的侗族少年,在5v5对抗赛中连续三次穿裆过人,引得场边球探连连惊呼;还有个浙江男孩,一脚30米外的弧线球直接挂入死角,严渊当场就记下了他的号码。

第四天傍晚,严渊和教练组在会议室里反复讨论到深夜。

投影仪的光线映在每个人疲惫却兴奋的脸上,最终名单被一遍遍修改。

严渊在系统里一遍遍筛查,直到确认那40个孩子的名字——这些PA(潜力值)在170到190之间的天才少年,将会像他们上一届的学长们一样,直接踏上欧洲俱乐部的青训体系。

就在严渊准备公布结果时,他又接到了新的消息。

中超,中甲不少俱乐部的青训总监竟然不约而同发来消息,内容出奇地一致:“严指导,剩下的孩子里有没有适合中超的苗子?我们也愿意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培养条件。”

这个请求让严渊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在欧洲执教时,经常有老外助教问他:“教练,你们国家有十四亿人,为什么找不出十一个会踢球的?”

现在答案或许就在这里——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真正成体系的选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