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商业狙击?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732 字 20天前

郑举人在连续三次派人讨要儿子不成之后,渐渐对陈吉发失了耐心。

这个如同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陈家子,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在江夏县却打出了不小的名声。郑举人退休在家养老,许久没有去县城,这次去求见刘县尊,顺道打听了一圈,才知道自家小儿子惹上了这么号人物。

听说这小子不过是个城坊户出身,有个舅舅是县里的捕头,在郑举人面前按说是拈不上筷子的小辈,但他半道读书,却短短一年考过院试,得了生员资格。熊家那个老夫子对他赞不绝口,推荐给了陈鉴教谕,听说,县尊刘大人也经常读他写的小记,引为臂膀。

当了多年巡检的郑举人自然是懂行的,把道听途说的各路消息综合起来,这陈吉发将来绝非池中之物。看他在苏家湾搞的那套东西,若今年秋闱他能中举,这江夏地面上,又将崛起一股势力。

郑举人退休后每日吃斋念佛,盼着长寿,本也不愿与这般人物起什么冲突,但小儿子不争气,惹了对方的晦气。

现在,对方摆明了就是不想放人,想必是在等自己的“诚意”。

浸淫官场多年的郑举人也不是傻子,知道“阎王易惹、小鬼难缠”的道理。这人是陈吉发抓的,也在他手上,连刑房的门都没能进去,只卖了县令刘大人一个人情,严格上说,算不得官府的人犯,只能说是犯事栽在了陈吉发的手里,被乡里民壮抓了,从律法上讲,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县令答应不追究,从民事角度,还得陈吉发和苦主不追究才行。

这种小鬼和苦主最易坐地起价,前两日郑举人派族弟郑三到熊家拜访,送了三百两银子的赔款,熊家的老少两位秀才总算同意不再报官。

而如今,到了这位地头蛇陈吉发这里,竟然是连人都见不着了。

郑家老夫人天天在院子里哭,吵着要孙子,老婆也同他闹,扰得难以安生,加上最近那陈吉发的人多次到郑店二十四村湾活动,少不了挑拨佃户与旁系亲戚间的冲突,隔三差五有人过来告状,郑举人心情烦闷,觉得那姓陈的小儿蹬鼻子上脸,不留人情,明显是对自己有些坏心思。

这种小辈,不知天高地厚,必须得先给他个教训,后面才好谈价钱。

于是在第三拨人被赶回来之后,郑举人打定主意,叫来大儿子及两个心腹。

“你弟弟手脚不干净,做的事情被人撞破,所以才有这一难,但咱们郑家不能因为这点事情,就任人拿捏。咱们在郑店经营四代人,远近村湾本已经都是郑家的势力,如今这小子明目张胆抢人抢地,外面都在观望郑、陈两家斗法,这场无论如何输不得。”

“儿子知晓。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如今诸位叔伯也都同仇敌忾,不如咱们纠集族人与他们拼了。”

“不可如此。”郑举人沉声道,“毕竟此事事关皇粮国税,老夫前脚与县令谈妥,后脚就闹起事来,对面少不得给咱们一顶大帽子。更何况,那姓陈的到处撒钱,有不少佃户自耕农都已经动摇,怕是难得齐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小子城坊户出身,根基不深,你从平日里往来的朋友中找人给他个教训。等他吃了这个教训,就会知道,郑店这块地盘,到底是谁说了算。”

“爹爹放心,这事情容易。就是怕时日迁延,弟弟那边有什么不测。”

“无妨,他想着用老二拿捏老夫,人定然不会有大事的。你且去吧,手段干净些,族中能动的人力财力都可以用,谁有疑问,让他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