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韵芝是个有话直说,松散淡泊的性格,并不太善于察言观色,赵氏听她这么说,心里更不舒服了。
不过,赵氏也算是有教养的,知道不能对人武断定论,于是耐着心提醒她。
“还是要注意些名声。毕竟吉发现在是举人,多少人盯着咱们?这样抛头露面,往后连累他官声。”
熊韵芝抿着嘴,这才明白婆母的意思。
“这……也是相公委托……”
“他不懂事,你作为女眷,得多提点,不能由着他,还替他胡闹。我看你也是个老实孩子,没有坏心,便与你多说几句。往后多让那边人到府里来汇报,少出去跑。”
“妾记得了。”
“去吧,这次就算了,下次出去,先来报备。”
熊韵芝有些不舒服,但仍然点头应下,请安告退,心中琢磨着,该如何平衡取舍。
那么些产业不出去巡查肯定不成,蹲在院子里,只听那些人说,消息有真有假,容易判断出错。生意上很多时候需要临场决断,来回传递也耽误时间。
最好是能赶紧将陈家的新院子盖起来,这样,就能离得近些,也少了城中那些嚼舌根的耳目。
正思索着,熙和高兴的跑了过来。
“小姐,姑爷寄信回来了!”
原来是陈吉发写的那封求援信回来了。
熊韵芝有些开心,接过来拆了,开篇半文半白的,看着有些好笑。
都考进士的人了,还是如此不拘小节,保留了商贾习气,看着通俗易懂,却略显啰嗦。
信里交代了陈吉发在南京的近况,提了些支援的需求。只在末尾留了句“甚是思念”。
熊韵芝想了想这几日所见,寻了信纸,给陈吉发写回信。
将家中琐事进行了交代,又把所有产业的情况讲了,最后把自己觉得有道理的各方建议罗列了条目,供他参考,也只在末尾写了句“万勿挂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写完这些,熊韵芝将信装好,却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眼见着书桌上前几日写的首小诗,有些脸红,但还是折起来塞入信封,然后唤来熙和,让她送去镖局,请人捎去南京。
希望他能早日收到消息。
夜色如水,静默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