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获得与林丹汗女儿的盟约,对陈吉发来讲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历史上,这位叫淑济的女子随养母大福晋娜木钟投降后金,后来嫁给了娜木钟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翁牛部噶尔玛德参,用于巩固王庭同部落间的纽带。
但她如今意外碰到了陈吉发,与数百部众南附明朝,脱离了娜木钟的掌控,自然也就不必作为加强福晋与博尔济吉特氏之间权力纽带的工具。
而她作为林丹汗的女儿,同样有黄金家族血脉传承,虽然不像男子那般可用直接用于争夺汗位,但恰恰也因为如此,用于插手漠南蒙古察哈尔诸部事务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安全妥当,还不会引起蒙古诸部的过度反感。
淑济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自然比一般的少女早熟。
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价值,所以,最开始时并没有向陈吉发表明身份。
这段时间,她定然看中了陈吉发所作所为中的某些可以利用的因素,才开诚布公,表明身份,达成默契。
可以说,双方在试探后互信结盟,算是天作之美。
安排完这桩意外之喜,陈吉发接连两天,都在拜访京中湖北籍的大佬,与他们辞行,同时,还去礼部见了黄士俊,送了谢礼。
因为考试成绩已经出来,黄侍郎这次对他态度好了许多,与他攀谈半个时辰,还嘱托陈吉发到了南京替他向文安之问好。
等忙完这些,已经到了四月初,陈吉发卷好铺盖,准备回乡大展拳脚。
周之茂听闻他的计划,赶在出发前组织几个兄弟为他送行。
先前考试失利的周寿明几个已经走了,如今只剩下中了进士的周之茂、陈谨、刘成治、刘侗几个。
吃饱喝足,周之茂趁着其他人聊天,将一封信给陈吉发。
“怡红院的花魁娘子给你的信。今晚要去吗?”
身侧的陈谨听见,连忙凑过来揶揄。
“少了孟康兄,如今去逛青楼都没人招呼,还得靠子安的才情,让人家姑娘主动邀约。”
孟康是周寿明的字,少了这个老司机,三个人的确是去妓院少了。
陈谨爱听曲子,总是去茶楼或者雅舍请名家来弹,周之茂爱交友玩闹,但对押妓本身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至于陈吉发,那是脑子里只有赚钱的人。
周之茂笑了笑道:“看子安决定,若是去,还是咱们三个兄弟,旁人就不请了,杂。”
“是极!是极!”
陈吉发摊开信纸,果然是谢桃夭写来,通篇都在讨教音律,又问陈吉发是否听到什么新的曲子可以分享。
不是邀约,胜似邀约。
至于信尾的那首诗……
哎,最难消受美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