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觉得自己推荐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合作社原本那些泥腿子,好些都是尸位素餐,有的连字都写不整齐,用些乱七八糟的符号代替,素质堪忧。
“对北京方面也太抠搜了。就算单独为北京增加几个名额又如何?”
段瑾还是有些想法,陈吉发不在,她尝试说服熊韵芝。
“妾身没精力管了,三姨娘自便。”
段瑾回头,看了眼闭目养神的熊韵芝,偷偷勾唇笑起来。
从大妇的角度讲,给妾室一些权力拉拢人脉,也是人之常情。
但段瑾觉得,这位秀才家出身的小姐似乎并不太懂她的丈夫。
不过没关系,既然她说自便,那就自便。
段瑾将整个换届的文件打开,直接将自己的其余几位好友族人都加了进去,将整个方案扩展到委员九十二人。
而且,她将新增的委员后面备注上“北京特邀”字样,单独编为一组。
相比熊韵芝的认真仔细,边学边审,段瑾对合作社的理解应该说更加清晰深刻,所以效率很高。
平日里困扰熊韵芝,觉得需要陈吉发亲自来处置的事情,段瑾也敢于决策,而且风格强硬。
有几个她先前就觉得做事很没谱、水平很差的元老,都被她划掉,换上了新人。
段瑾这般做派,完全属于先斩后奏。
不过,她想着之后肯定陈吉发还要再过一遍的,就大着胆子胡来。就算陈吉发有什么意见,她也说得过去。
对于病床上的熊韵芝而言,段瑾的接手,让她难得的休息了几天。
她病倒的消息传出去,王宝珠装模作样的来坐了片刻就走了,留下了些补品点心。然后赵氏、阮氏也来了,不过也就是说了些体贴的场面话。
第二日,熊文灼的妻子徐氏过来看她,这才想起带了个女医过来。
嫂子来看,熊韵芝最为开心。她休息一日,人也舒服了些,于是起身迎接。
熊文灼中举后,在学政衙门帮忙,上个月总算正式领了职司,从正九品的检校做起,虽然品级低,但毕竟有了官身,出门都是乘轿子,与平民不同。
从这个角度说,熊韵芝算是正经官家小姐了,满足了陈吉发在父亲面前许诺的正妻条件。
不过这件事中间还隔了个名节问题,这就很难搞了。事实上,熊夫子为了儿子的官途,也为了学生陈吉发的声誉着想,平日里都很少提自己还有个女儿送给陈家做妾的事情。
熊韵芝是个淡泊的性格,平日里并不在意这些事情,嫁过来时,其实就已经认命了。
不过,嫂子却很热情,她如今接手了家里的事情,才知道熊韵芝当年的不易。
“家中如今开销大了,除了在城郊收了些投献的土地,你哥自己也开了家私塾,带了几个学生。”
“是吗?他嘴巴笨笨的,能教好学生吗?”
“哈,还是你了解他,这段时间他也正头疼学生听不懂呢!”
“你们也莫要太操劳了。原本还有几间铺子的。”
“是,嫂子打理着呢。而且,还在夏口、金口码头盘了几间新铺面。姑爷看在父亲的面子上,给了优惠,原本盘两间的钱,最后给了三间。”
“他倒是做了件好事。父亲可还安康?”
“硬朗着呢。每日闲散不住,如今在写书稿,主要是近几十年江夏的大事,据说与陈鉴教喻合作,打算编修《江夏县志》。”
“这可是大事。”
“可不,他将姑爷做的事也写进去了,这算不算青史留名?”徐氏笑眯眯的握着熊韵芝的手道,“姑爷是个有本事的,你父亲就盼着你赶紧给他生个孩子,这下半辈子就算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