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丘壑,做事不声张,此子非池中物。如今天下大乱,这些地方豪强想要借势分一杯羹的,只要于战局有利,都要团结起来。你们下去着人将这份地图多擘画几份,比之前的看着清楚多了。”
“看着像是练过丹青,看这笔触,细腻平稳,普通画师怕是难以临摹。”
“那是你们的事。去吧,方才的计划本官还要再思考详细。”
“那,大人到底是出战还是拒守?”
卢象升看着两个年轻人笑了,随即挥挥手。
“去去去,回头再说。”
陈吉发连夜赶回江夏,到苏家湾时,已经是十一月初九。
他先去拜访王徵,将卢象升的要求同他报告,争取到他的支持,然后将马千里和万锦洲从大冶叫回来,在苏家湾工业园的那个黑科技铁器厂开始试验。
这种烧钱的事情,马千里算是经历多了,如今已经有了些免疫力。上面的要求就是一个月内搞五百支火铳,那么生产流程就完全要以效率为主,不计工本。
至于一千斤火药倒是小事情。如今乌岭铁厂使用黄铁矿,备料的过程中就要先进行脱硫,产生的二氧化硫就可以制备硫磺。硝石可以在市面上收购,贵一些也不要紧。至于木炭那就更加简单了。
陈吉发在路上的时候就在构思如何实现,铁料目前不是问题,但要做到管径统一,高速钻孔,他需要钻床和铣床,这两件东西,驱动和平台现在都已经不是问题了,难在刀头和钻头。
好的钻头和刀头需要高硬度、高耐磨的特种合金钢,参入的金属中,钨、锰、钴比较主流。钨矿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等省份,锰矿主要储备在广西,钴矿主要产地在甘肃,都不是陈吉发目前的势力范围。即便是湖广有小规模的锰矿、钴矿,也都在其他府县,与当地洽谈合作开采,也需要时间。
现在只能逐步提升钢材质量,磨损稍快些也没办法,只能频繁更换。
苏家湾的那个小铁厂还有之前的一座试验高炉,大约只有十个立方,但用于做钢材实验,正好够用。他从系统查了大量资料,用目前通用的淋口法制备了一批高碳钢,逐一实验。
好在这批刀头、钻头要对付的只是熟铁枪管,钢材质量稍微差些,却不是不能工作。最终经过四天的实验,确定了一种含碳量在百分之一左右的钢材,能够勉强适应流水线生产。
不过,有了材料,加工也是个大问题。
材料硬,要加工成钻头的形状,就需要特别的手段。实验用的工具,是匠人用水磨机手工搓出来的,规模生产肯定不能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磨出来的钻头肯定会有尺寸差距。
陈吉发在系统中寻找解决方案,又实验了几次,做出一种类似后世修配钥匙的那种水磨机,将砂轮安装在固定杆上,末端的操纵柄与模型相连,推动操纵柄,固定杆将顺着模型的纹路运动,引导砂轮按照模型尺寸磨制新钻头,确保产品与模型尺寸一致。
小主,
这种简单的设计当然不可能有后世的机床那样精准高效,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却是很好的替代手段。
至于火铳的木质配件,苏家湾工业园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配套,找了个两个木工厂不过两天时间就全部准备完成,送来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