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做事留一线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499 字 18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季闻道心中讶然,疑惑更甚。

“你究竟是谁?”

“季大人贵人多忘事,不记得在下也正常。崇祯三年,陕西民乱,地方官府隐瞒不报,朝廷派人查探,却被当地流寇袭击。大人还记得这件事吗?”

“当然记得。”

季闻道冷然,他已经大略想起这位中年人的身份了。对方见他表情,笑得更甚。

“那季大人应当记得,有几位招募而来的江湖好汉被您丢在了白水县断后,等您回了京城,却忘了这档子事,对吗?”

“并非忘了。后来某派人查探过,只是那会子流寇已经肆虐,无人知你们去了哪里。既然你找到某,这次便可以同行回京,某定帮你申报功劳。”

季闻道说话语气沉静,不似作假。那中年人目光阴沉,不过,片刻后还是决定提出条件。

“往前的事情,咱不想计较,也计较不了。这么说,你当初承诺的正经锦衣卫出身,若是能办妥,这次,江夏的事情在下也能为您揭秘一二。”

“哦?江夏的事情某已经查清,你还有什么揭秘的?”

中年人咧嘴笑道:“你看的都是湖广官面上的东西,那些东西不值一提。江夏这里最大的鱼不是楚王,不是巡抚,更不是兵备衙门和都司衙门,江夏最大的鱼,就是陈吉发,合作社!”

“那合作社某也看过,不过是个商会而已。”

中年人不与他废话,知道对面只是要自己的诚心而已,于是扔出棉帛,上面用炭笔细细碎碎记录了许多东西。

“瞧瞧,这是在下的诚意。您什么时候拿出诚意来,后面的事情咱们再另外谈。”

说完这话,中年人便转身离去。季闻道按下心中的不爽,皱眉看了眼棉帛上的字,只几行,就立刻心中惊诧起来,莫名觉得身子有些冷。

那棉帛上,写着几个河南、陕西诸镇身边的人名,据说,都是这江夏陈吉发的内线,又写了好些个隐蔽的产业,竟然都是这人的手笔,甚至还与西北流寇、漠南蒙古、福建海盗有些联系!

事情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只是,季闻道也不能如此轻信一个人的话。这棉帛上,也只提了线索,没有提具体的事情。要查证清楚,单凭这东西肯定是不够的。他说这是诚意,想必,须得自己给他办了锦衣卫的出身才会将后续的交出来。

季闻道赶紧回了客栈,将副官紧急召回来。

“兹事体大。”副官拧眉建议道,“大人切不可先声张出去。这里面的线索,可以先报请镇抚先查,若是真有其事,再纳那人入伙。”

“某考虑的不止这些。”季闻道敲着桌案,心情复杂,“此案是大案,或可为进身之阶。但陈吉发养着乡勇,又与武昌兵熟悉,附近的大小官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