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犁庭扫穴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776 字 18天前

朱大典与河南巡抚王家祯同时上报了这次剿寇之战的结果。

朱大典总理的报告说:破敌连营四十里,杀流寇一千余,推搡落水死者无算,致敌大溃而逃,不能成伍。麾下众将协力,追流寇至商丘,再败之,斩获一千余,俘获数千。

王家祯的报告说:先是,大军久驻光州,贼兵东进而不知。庐州告警,外镇兵马迟缓,唯湖广兵迅捷,连夜驰援。后,祖大乐、祖宽与湖广都司苏云生夜袭连营,纵火攻之,贼兵大破,北溃而去。祖大乐、祖宽奉命追击,其余各镇顿足畏战。副将陈永福、湖广薛玉宗于商丘设伏,侧击贼军,大破之,斩首一千二百,俘获四千。”

卢象升也写了奏疏,不过不是报功,而是奏请大兴屯政,充实军资。

三份奏报同时到了北京。

因为是大捷,所以皇帝早已知道消息,这两天心情难得好了些。

不过,看到两封奏疏的时候,心情又不那么愉快了。

崇祯皇帝本来就对朱大典这个人不太满意,他贪婪粗鄙,能力仅够守成。

做事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错,却慢慢吞吞,让人不爽。

不过,王家祯也不是个省心的,朱大典是总理,毕竟还在任上,作为地方巡抚,越级上报,还揭上司的短处,莫不是有什么猫腻?

年轻的皇帝拿不定主意,叫来内侍奉上王家祯最近的折子,仔细看了看。

有申请减免河南税赋的,有催促朝廷调拨援军的,有陈述当前河南局势厉害的,总之,内容庞杂,论事直接,不像是有意针对谁。

如今朝廷缺少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朱大典好不容易受皇帝信重,心里却只知道搞钱。

崇祯皇帝想了想,还是让这家伙守皇陵好了,于是提笔拟了个条子给吏部尚书谢升,请他认真阅研这两份奏折,给王家祯和朱大典各自做个安排。

建议是朱大典就地改凤阳巡抚,王家祯以河南巡抚挂兵部侍郎衔,总理五省。

做完这件事,崇祯皇帝又拿起卢象升的折子,上面议的事情,让他想起了很久之前看到了一件小事。

他在御案上翻找,不多时,便看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报过来的那份报告。

关于江夏有位叫做陈吉发的进士的报告。

这陈吉发原本是卢象升的幕僚,后来又去贿赂朱大典,成了朱大典的幕僚,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组织流民屯田,设立流哨,供应军资。

皇帝皱起眉头,他总感觉这两份折子有些问题。

战乱时期,以流民屯田,是解决民生、军资、稳定等问题的良策。

不过,一个江夏县的进士,没有朝廷敕封的官职,只是湖广巡抚的幕僚官,居然能够以屯田供应湖广军资之外,还有余力贿赂朱大典!

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缺银子缺疯了的崇祯皇帝,对于这人捞钱的能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卢象升,又为何在大战之后不奏功劳,先奏屯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