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战斗后,近卫营返回江夏休整,对阵亡人员进行抚恤,并补充了缺额。
陈吉发回来后,与合作社几位会长商议,最终决定将三十七名英烈,暂时寄放在合作社镖会值房旁,新整理出来的“兄弟祠”内。
主要是,他现在属于文官体系,合作社也是商业机构,还不能大张旗鼓去祭祀英烈。
将这些人的骨灰牌位暂时安放,等他有了实力之后,再行转移。
但镖会内部的祭奠仪式搞得很隆重,全体成员,包括那些正在集训的新镖师和民兵营全部参加,在梁湖边的秘密训练场举行,足有七八千人,规模盛大。
这处秘密训练场,对外是合作社的畜牧场,主要是养牛放马,用铁丝网围栏圈了起来,里面建了个标准体育场大小的训练场,用水泥墙围了起来,挂的牌子是“畜牧育种中心”。
外人难以靠近,靠近了,也探不到什么东西,不走进去,是不会知道这里藏了这么多人的。
陈吉发在祭奠仪式后,去看望了牺牲人员的家属,为他们送上抚恤金。
但也有十几个烈士没有家属的,这笔抚恤金就按照他们的遗愿,捐给慈幼院,或者作为奖学金,或者捐给科研所等等。
等所有事情全部到位,陈吉发就召集镖会骨干,讲评了青县战斗的得失。
“首先是肯定成绩,青县一战,近卫营组织当地民壮,以弱胜强,打断了清军进攻锋芒,遏止了敌人劫掠百姓的恶行,前期战报你们都总结过,这里不再赘述。其次是总结问题,队官讨论出来的主要问题,我看了下,都有道理,但最主要的有以下方面:一个是物资补运方式存在问题,运河的运力太小,而且我们在外面的商栈没有军械储运的能力,遇到突发情况,重火力跟不上,不敢用;二个是应对强力突击的能力不行,比方说那个猛将阿济格 ,我们这边一半的杀伤是他的冲锋造成的。清军这样的猛将很多,我们不能每次都指望狙击枪或者重火力,得有一套能够用冷兵器克制这种人形坦克的办法;三个就是群众力量发动还不够充分,组织没有形成梯次,前阵被突破之后,差点没有后招制敌……”
陈吉发总结的这些,并非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此前队官们总结归纳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讲了重点。又按照分工,交代给不同的部门进行探索解决。
正在讲评的时候,李平寇(李六)跑了进来。
“打扰了!公子,紧急军情。”
“什么情况?”
“流寇张献忠部已抵达光县,推测将通过商城进入大别山区,进攻应天。谭青云已经在做全面动员,但他担心刚刚诏安的邢红娘并不可靠,希望江夏派人增援。”
“嗯,他做的很好。张献忠是流贼中战力最强,也是破坏性最大的一股,屠杀极为严重,改造的可能性比较小。我一直想要对张献忠部进行杀伤,但他机动性强,十分警惕,始终没有找到机会。这次,既然他主动来找,我们争取尽量多的歼灭其主力,给他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不要动不动就往大别山里钻。下面,大家商量下如何打。”
“如果要打歼灭战,不如诱敌深入。”
“这样当地山民会有很大的损失。对我们的支持会发生动摇,到时候出现反复就得不偿失。”
“可以补偿,反正也没多少地。”
“说的轻巧,到时候你去商会找段姨娘要钱,看她会不会骂死你?!”
军官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陈吉发让他们不要扯不相关的事情:
“打仗需要多少成本,后勤如何供给,你们只需要作为参考依据,列入作战方案就行,至于最后如何定,那是委员会决定的。”
队官们又对具体战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算大致确定了一个作战的方案。
“这次战斗,正在集训的新兵将全部参加。”陈吉发又宣布了个新的事情,“你们这些老队官,将升任营官,近卫营的老兄弟,都会升任队官。在新的岗位上,指挥更多的人,该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把仗打好,是你们这次作战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诸位努力。”
近卫营的队官们都很兴奋,回答的声音洪亮热烈。
陈吉发宣布散会,让会议秘书整理好记录,然后带着去说服委员会支持这场军事行动。
由于之前的军事行动都大获成功,合作社获得了大量的人口、资源和地盘,因此,新的军事行动动员远比陈吉发想象的顺利。
甚至,合作社内部都有了一些声音,希望军事行动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这就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嗜血力量了。
合作社的战争机器转动起来的时候,英山县的分社已经开始进行总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