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甲兵说,他们要在这里坚守,直到收到总攻的命令,就冲下去杀死敌军。
贾二原本以为就是在这附近决战,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
黑甲兵们预设了好几个战场,每个战场的关键位置都布置了营垒,贾二所在的这个是最坚固的,他们希望敌人会一头撞上来。
但事与愿违,张献忠非常狡猾,最终的战场并未在他们希望的任何一个隘口,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贾二对整个调度的大局没啥概念,不过这寨子修的还不错,四角各有一个炮台。
他们来之前就有守寨子的兵卒在这里,大约五十来人,都是装备着火铳的,还有十二个炮手。
增援大约四百多人,分到十人一间的通铺,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被褥。
洗澡也有专门的淋浴房,用铸铁管道从山上的泉眼引水过来,到锅炉房烧热,抽出软木塞就可以用。
农会的那些农庄也都有这样的设施,大家用的都很习惯。
简单安排好之后,壮丁们被带领着做一种竹签兽夹,很简单的小东西,巴掌大小,两片竹板固定一个竹签,扔在草丛里,若是人踩到,就会被竹签伤到脚面或者小腿。
这东西威力不大,但是制作简单,对无甲单位致伤性很高,而且竹签上抹了马粪,伤口容易感染溃烂,造成敌军减员。
他们做了几百个,在天黑之前布置在附近的草丛里。
到晚餐的时候,有几个后勤组的丫头过来给他们分发馒头包子,都是刚蒸出来的热的。
贾二还是没看到青县那位姑娘。
事实上,到了现在,那位只见过几面的姑娘在他印象中已经渐渐模糊了。
倒是眼前这个给他递来吃食的丫头生动鲜亮,同他印象中那个模糊的形象重叠在一起,看着让他心中暖暖的,痒痒的。
若是将来能娶个这样的婆娘就好了。
第二日一早,有十几个穿着穿着灰布长衫的年轻人,拖着大包小卷上了山,开始在寨子中间忙碌。
贾二他们这组也被叫去帮忙,将数十丈的绳索和布匹,按照编号仔细组装起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这东西就完工了,那些年轻人用木杆子将它吊起来,然后在下端点火。
热气往上冲,渐渐将帆布撑起来,越来越膨大,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几乎覆盖了半个操场的巨大球体。
看着这个由自己帮忙组装起来的庞然巨物,贾二已经目瞪口呆,更离谱的是,这东西如此硕大,居然还会飞!
有几个年轻人在下面挂了篮子,跟着巨大的球体腾空,就那么挂在了半空中,足有百丈高,看得贾二心惊肉跳。
那大球从天上垂下数根绳子,其中四根是用来固定的,还有两根用来传递信息。
那些少年做了两个金属罐子,上面连着绳子,组成个滑套挂在传递信息的绳子上,当拉动绳套的时候,就能实现循环运转,上去一个罐子,必然下来一个罐子。
这样,上下的人就能反复不断的以纸条沟通信息。
贾二觉得很妙,他想着,回去也琢磨琢磨用在地里。
每次挑水浇地太辛苦了,如果能有这样的运水设备,可以省好多力气。
那大球就一直挂在寨子上面,贾二大致知道,这就是个极高的望台。
普通的望台在山区是不好用的,因为人建的塔楼再高,也高不过大山。
但这玩意就不同了,比最高的山还要高上许多,配合上那些军官使用的千里镜,能掌握整片区域的动向。
贾二觉得,像这样的大球肯定不止一个。
因为他们集合的时候,有四五千壮丁,而这个寨子只有四百人。
若是按照四百人一个哨所,那么整个山区应该有十来个这样的哨所。
有这样的特殊的了望哨,整个大别山里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合作社的眼睛。
就算是贾二不太懂军事,也知道这么个浅显的道理,流寇赖以仰仗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在这种侦查方式面前,无所遁形,几乎只能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