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制度一旦开始,就很难进行调整。其如车轮滚滚向前,一旦急刹,必定是车毁人亡。
既然停不下来,就只能被迫向前。
早些年代还看不出什么,随着时间推移,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
其中机械疲劳现象,就会越来越明显。
甚至出现杂土渗入、内部开裂等大局现象,小方面亦会出现孩童体质恶化、家庭负担增重、人员稳定性问题。
为了减少地区发展矛盾,上层权利倾斜等问题。
此后大概率会出现地区分榜、人群分榜、乃至特权分榜等问题。通过齿轮变速来减缓机械疲劳现象。
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机械的疲劳,换成了内应力的改变。
发达多代积累,大量的投入,培育人中龙凤,却因为一道平衡政令,要与贫苦新区的泥腿子混在一起。
古代朝堂,这是平权,常见却危险。
短时间内,发达地区内卷加重,人才必将出现内缩。越是发达,矛盾越重,内缩后产生的问题便越大,短则百年...
贫傀膨胀居高,文华之人落地,头重脚轻,必出大乱。
再加上一开始只有科考这一条单一路径,孤木难支,自甘腐朽,问题更盛。最终依旧难逃祸事。
但,这的确转移了矛盾,避免了即将崩溃的结构立即崩溃。
由此看来,分榜愚蠢,却亦是断腐续命,于上层、大局倒也不算坏法,只是派系、下层会痛苦更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然。
古时相关问题,之所以能延缓爆发,除了一些类似上面的方法延续外,还有别的原因。
阶级固化,读书者也颇需钱财。
且部分名利者,亦可通过武举、举荐、功劳、奇遇等途径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