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可能是太小了,破坏了某种循环结构。
黎木再次转换目标。
这一次,黎木一口气选择了大约50立方作为目标。
【模因】:收录当前目标,需要消耗脑力值2。
“还是没变化?”
黎木皱紧了眉头。
一口气将一半的海绵土作为目标。
【模因】:收录当前目标,需要消耗脑力值8。
依旧跟普通的土壤没什么区别。
每一点脑力值的增加,都可以包含更多的同类项,成“J”型增长。
按照这个逻辑,收录整个海绵土也只需要11脑力值才对。
不信邪的黎木,又在一半的体积上,尝试了另一半,以防没包含什么“核心”之类的可能。
可结果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奇了怪了?”
黎木整个人都有些发懵了。
一鼓作气,又进行2/3 、3/4、4/5...99/100、9999/。
直到最后,都是正常的曲线变化,也的确仅需要11点脑力。
可一旦选择整体作为目标,那所需的脑力值就会直接从11点跳到185。
黎木满心疑惑,会不会这整块海绵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整体关联”,这种关联在单独或部分收录时不会体现,但一旦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就会触发某种隐藏机制。
就像是原子那样。质子和电子合起来,分开来,那就是完全不一样,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原子,才能表达某种特性。
可这种整体性,难道不会与“土性”冲突吗?
相同土壤的性质,就是不论怎么切割,都不会出现太大的性质波动。土壤本身就是混杂性的、大地性的。
可为什么它还拥有土性?
黎木紧锁眉头,看着眼前自己召唤出来的,正在缓缓汽化的小块海绵土。
随即黎木决定再换个思路,不纠结于用【模因】收录、用【分析】推衍,而是先以自己的能力去感知这整块海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