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黎木的构想,这种植物的存在,将贯彻整个部落发展的全阶段。
如果地球上有它,那起码得有一半的亚热带、热带街道绿化、城市绿化有它的身影。
......
傍晚,温度略微下降。
“木,二代的种子取来了。”袈摩沙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捧着一堆酷似椭圆形椰子的果子走了过来。
这些果子都是来自自家果田那几株刚成年不久的掌池芭蕉的,而非野外。
虽然没有专门培养,但也比野生的长势要好许多,而其中长势最好的几棵的种子,就是被称为“二代”的种子了。
这些种子,黎木早有计划投入使用,所以已经进行过了育苗,是在前段时间温度还没这么高的时候,利用营养药水,以及一些手法育芽的。
因为以上几点,所以看起来会比寻常的掌池芭蕉幼苗要健壮许多。
不过现在也不是直接栽种的时候。
虽然幼苗根部带土,但直接栽种,缺少好土的环境,依旧不足以支撑其未来的高速生长。而且现在光照太强了,直接种在空旷的地上,尚且稚嫩的苗植会出大事。
黎木看着提前挖好的排排土坑。
那些土坑十分整齐,间距相同,且多以2、4排紧密排列。
原本,那些位置原本应该先修路、先修房的,现如今,也只能先搞绿化、先挖渠。
但在种下幼苗前,得先把一些提前培养的“好土”填埋其中几天,以达到土壤“冲突性”的调和,这一步有点类似观赏鱼的“过温过水”。
期间,再修建一些遮阳架、引气阵,以护幼苗初期安全,待他们脱离幼苗期再撤去。而遮阳架除了保护植株,也能为附近共工作的族人提供遮阴休息之处。
但这是一个大工程,哪怕目前只计划了横贯东西、南北的两条直道,估摸着得到月底才能全部处理妥当,还得要黎木亲自监督。
与此同时,另一边被提前的计划。
河岸边,此刻也是聚集了许多族人,除了原本工作与之相关的,还抽调了一些别的队伍的族人前来帮忙。
除了高温对于沟渠的开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