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大兴制造的碰壁

奇壤 小小亦木之 1251 字 15天前

“哗啦啦~”

“哗啦啦~”

工造局各个部门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三个大兴中的第三处,大兴制造,便主要在这里了。

工造局所占用的人口,几乎可以算作部落数一数二的大局了。

从最简单的黏土制胚胎,到不同规格的木材加工,乃至筋绳、工具、造纸、编织、洗漱,甚至是车辆、横梁等大型器械的制作。

全都离不开这里。

土制部、编织部、器具部、器械部、文造部、民生部...

大大小小囊括了部落九成以上的加工产品,都出自这里。

而大兴制造的基础,便在于这里的基础工具制造。

虽然部落多次征战,缴获了不少器具,加上本身的生产速度,基本上大部分族人都能拥有几件私人器具。

可这远远不够。

别的不说,就说吃饭。一个人起码得三只碗打底,装菜、放汤,又需要不少。

以部落2w人口来算。

这来来回回起码需要8~10w只食用器皿才能满足需求。

这还没算烹饪工具、装载工具。以后煮饭、打水、储水、储存食物、药物...起码需要各类器皿30w往上,才能满足部落“最基础”的需要。

更别说,一次作战,就要砸掉成百上千个装着火油的罐子。

而部落大部分器皿,都是“粗制陶制器皿”。

这东西不光重,也十分脆弱。一点磕碰就会造成损耗。且粗制陶器,使用寿命极其有限。

短时间内看不出来。

可随着时间推移,粗制陶器的内部结构会随着摩擦、振动、水分、温度变化,一点点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一个月、几个月,看不出什么问题。

可一旦使用十几个月,哪怕在小心的呵护、使用,也会无端碎裂。更别说食堂里那些高频使用的了。

其余那些工具,像什么斧子、锄头就更别说了,用不了多久就得换。有时候急着用,补货又来不及,甚至会把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加护器具”拿出来用。

随着部落的规模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