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根据人员规模、技术跨度、参与人才、联系部门...等十几个指标,进行分级。
由高到低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初级生产线。
每一个级别之间的产能差距都是巨大的。
部落目前正在建立的第一条金属生产线,就是初级生产线,并且还在不断扩大规模,为以后第二条、第三条,甚至是后续“产线升级”做准备。
同时,借助这次集体职业升华的机会,黎木打算将各行各业的“产线”,都纳入考虑。
先前把“分队制度”改成“分局制度”,仅仅只能算是管理制度上的“线改网”。
而黎木现在想做的,就是将整个生产结构,从“单元化”跃迁到“网络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应现在的管理制度。
同时吸取教训,黎木又留给了各个生产线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削减流水线生产时间,增加个体师徒、个体作坊的自我掌握时间。
一定程度避免,教育制度还未实施下去,便有一堆族人开始变成麻木的厂狗。
也是将一部分价值还给民间,防止过分压榨导致民智、民生狭窄化。
空出较多的时间,让他们多打零工,多干一些别的活,多消费享受,多找点乐趣与灵感,相当于一人多用。
生产线凌驾于部门,甚至一些次要职能的总局之上,却又给各部门、各局留足了各自发展的空间。
毕竟,促进发展,也不能一味地榨取,那样不仅适得其反,还会让部落陷入一种越来越迫切需要榨取的恶性循环。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便将其扼制,并步步小心。
至少,部落有一点是前世地球也比不了的,那就是管理寿命与管理宽度。
有这两点在,打破所谓三百年魔咒,似乎也有了一线希望。
......
而为了鼓励冶炼业的发展。
黎木以这段时间的积累为基础,创造了一部名为《千锤百炼法》的锻造功法。
这功法,旨在蕴养锻气,既是锻造金属,也是锻打自身。
主要在“金属粗加工”阶段使用。
可以提高工人的粗加工速度和完成度,也能提高金属品质,融入锻气,甚至偶尔引动匠气,造成祝福效果。
并且。
锻造的金属种类不同,给予的反哺也不同。
不同的反哺,甚至还会赋予锻造者一些特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