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般的功劳,我贤婿瞧不上!

那一刻,全场都倒吸了口凉气。

李安想要说些什么,却喉咙发紧,什么都说不出来。

李玄明更是激动的浑身战栗。

没人比他更明白,八百十四斤是一种什么概念,要知道,皇庄最肥沃的上田,亩产也不过两石五左右,不超过三石。

一石是百斤,而这里亩产八石五斗,产量直接翻了三倍还多。

同样的一亩地,三倍产量,简直不可思议!

“爹,您听到了吗,八百四十斤!”李玄明看着父亲。

“听到了。”李安深吸口气,“逸云,这稻谷产量稳定吗?”

秦牧说道:“这里有好几块实验田,这里是甲等田,还有乙丙丁三类田地,分别应对不同的田地,我已经让他们去收割,看看综合结果吧。”

如果这杂交水稻,只是在上田内拥有这样的收成,那就不适合大规模的养殖。

很快,收割完毕。

乙等田对应的旱地,收成果然下降了不少,只有七百二十斤,足足少了一石多。

可即便如此,也足够让李玄明激动。

丙等田则是下田,地力不够浑厚,甚至还有杂石,产量是六百七十斤。

丁田则是盐碱地,产量直接打骨折,才收成五十多斤。

“看来,这个杂交水稻,并不适合在盐碱地种植,这五十斤去掉麸皮,怕是只有二十多斤。”秦牧叹了口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杂交水稻,在干旱和贫瘠的土地上,产量依旧不错,而且拥有一定的耐寒性。”

丁田的盐碱地,也是实验的一环,想要培育出适合在盐碱地种植的杂交水稻,没有十几二十年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能在几年内培育出高产的种子,都是秦牧运气好,站在圣人的肩膀上,要不然,几十年都不可能。

“老徐,辛苦了,这个研究成果很不错,年终奖我会给你们一个大惊喜!”秦牧说道。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要不是村长的指导好指引,我们也可能想到杂交水稻这一条路子。”徐远很是谦虚的说道。

秦牧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你才是实操者,最大的功劳是你的,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杂交水稻蒙尘,徐远之名,必然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