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这怕不是个武神吧?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2454 字 1个月前

这种人,水军头子后来在网上见过很多。

咱家强大之后,好多在国外定居多年的“游子”,怀揣着一颗投机的心,高喊着“我要回家建设祖国”的口号,呼啦呼啦往回润。

他们的共性,就是面子上光鲜亮丽,嘴巴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心里虚得一批。

既茫然,又不安,既想从头开始,又畏惧陌生的环境,既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又唯恐适应不了漏了屁股……于是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找人抱团,混进某个圈子里龟缩起来,借此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

陈丹轻现在明显正处于归国第一阶段,非但不是后来那个逼王,还格外担心得罪圈里人。

瞧瞧他的话——

“我的水平还没到那个程度,开宗立派是绝对谈不上的,你夸我知名艺术家,我敢承认,再高就是捧杀了。”

这不是清醒谦虚,纯粹就是怕事。

但反应是真快,直接就把“捧杀”两个字点了出来。

也对,敢搞投机还搞成好多次的人,怎么也不可能轻易踩坑。

方总心中冷笑:既然捧着聊你不接,那我可要讲两句难听的了。

巧了不是?哥们特别知道怎么打你这种人的七寸。

少年脸上的浅笑,马上转化为恰到好处的惊讶。

“不应该啊,陈老师,您可是出国之前就成名了,当年也是眼高于顶的青年艺术家,在西方艺术殿堂深造20年,怎么不但水平没长进,心气也给磨没了呢?”

陈丹轻表情一僵,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

小b崽子,你TM讲的是人话?!

在旁人听起来很轻微的质疑,却揭开他心里那块血淋淋的疤——在国外的时间,不仅仅是蹉跎,更是一种从身体到心灵的折磨。

在技法上,他没有丝毫进步,更残忍的是,作为艺术家最根本最重要的灵性,也在那种得不到丝毫认可的极致压抑的环境中磨灭一空。

否则为什么那么想回国?

为什么如此急切的登上这个并不算最合适的舞台?

很简单,真的待不下去了。

他自己从来不肯承认这件事,但是心中忽然涌起的愤怒不会撒谎。

“心气?!哈!”

陈丹轻毫无征兆的破了防,不但表情有些扭曲,他甚至还学着方星河之前的姿态,不屑的“哈”了一声。

而他接下来的话,更是难得的激烈。

“小方,你什么都没见过,所以自以为天不怕地不怕,但这很可笑,人一定是要出去见到更大的世面之后,才会明白自身的渺小。

你的文学才华在什么等级,你是不是太过高估计了自己?

大家之所以都吹捧你,不是因为你已经很厉害了,而是因为你才14岁,有可能变得很厉害。

但你不应该把这一切当真,并如此傲慢!

巧思、善辩、英俊、敢言,这些足够让你吸引很多小女生,但是放到真正的成人世界里,什么作用都没有!

等你有机会出国,去看看西方的那些真正天才,谢里盖、马斯克、玛丽亚姆、班克斯、戴夫、诺兰、碧昂丝……科学文学艺术电影音乐,已经做出真正成绩的天才数不胜数!

如果你真有能力,真有那么强烈的爱国信念,就应该用你的文字去征服米国,去征服西方世界,去冲击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在国内骂这骂那,被一些善意的批评一点就着!

可惜,你根本不知道顶着一张黄皮肤的脸,在米国那种真正的精英社会里有多难混。

你说我把心气磨没了,无知,太无知了,我为了‘华夏艺术家’这五个字,抗争了将近20年,我没成功,但也不觉得自己败了,我比你更有资格说‘我跟命运干过仗’这句话!”

短短一段话,藏着N个陷阱和N+1个PUA话术,但是,却让观众们立即认同了。

没别的,四个字——为国争光。

这是眼下这个时代,困扰着所有中国人的执念。

好多成长在这个时代里的文人、学者、大导、巨星,被这个执念缠绕一生。

普通人反而能够渐渐释怀,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却大概率入魔。

唯独方星河是个例外,他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在乎这个的人。

这玩意儿有啥好证明的?

等咱们用工业克苏鲁给全世界带来红色恐怖,等到咱家的军事实力碾压全球合力,他们就自动来舔沟子了,自发学中文、背古诗、看华夏电影电视剧,自发维护华夏文明正统。

什么西方危石论、什么西方大儒辩中经、什么西方大反思,都是生发于这两大根本前提。

但在那之前,你想在一帮无赖制定的规则里,靠文化软实力赢得贼和强盗的尊重?

这不纯纯的有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