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问策帝王,有可言者,毋泛毋略

孙策深吸了口气。

曾几何时,他自命不凡,言比当今天子。

可轮番的磋磨令他明白,大汉终是一个庞大的帝国,非是两州之力可以撼动。

他们备战期间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打造海船,而是剪除潜伏的暗间,小型战役的代价,或可承受。

大都督府筹备撤裁解烦府,改制牛渚军之际。

监州尉,已经悄然完成撤离,所有人或调离,或因事假死。

相较于解烦府的庞大,这段时间死亡,调离几个人不过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况且事情发生在孙策下令裁撤之前,并未引起怀疑。

十二月初六。

洛阳,大业宫中人潮拥簇。

从各州而来,且入进士榜的考生,无不是感慨宫廷之宏伟,更希冀未来自己能在大业宫中有一席之地。

这一次,参考的进士超过一千八百余人。

同样,是刘牧放开限制,为了筹备官吏耕治数州之地的结果。

因此,今日开宫殿便超过十余,进士榜前列者,方可进入千秋万岁殿中参考。

“陛下。”

“桉,来洛阳了。”

徐桉背着布包,通过殿中尉的审查。

迈入千秋万岁殿,仰望帝陛之上的身影呢喃自语。

忆往昔,他只是并州辎重从卒中最为不起眼的存在,闻令奔赴平城协助粮草运转,打扫关外的战场。

曾经,他因《诰赠杨营户文》而潸然泪下。

曾经,他因《为大汉檄东胡文》而热血沸腾。

可他明白自己的归宿不是入阵杀敌,而是列于朝堂,行治世施政之事。

唯有如此,方可避免戍边军因朝事之争而受难,免去交战时被人断去粮草,没有支援,更没有禄秩的弊端。

“徐桉?”

殿宇左侧,顾雍低声说道。

“并州人。”

“年三十有六,算是大器晚成。”

荀彧微微颔首,回道:“今某查阅过其生平,父母死于鲜卑寇边,妻子死于难产,为了养活女儿受了不少苦难,陛下北伐平城之际,他还参军入伍运输辎重,清扫战场,并州学府建设,便行耕读事,后被阮瑀所看重!”

“苦难之人。”

“其心,必坚如铁。”

顾雍神情怜悯的叹了口气。

真不知需要多么强大内心,才能从苦难之家,登得庙堂之高。

“诸考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