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共商国策

几天后,朝堂上再次迎来了使团的觐见。使团首领果然提出了一项新的请求,希望大清能够允许他们派遣一支商队进入内地,进行贸易活动。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和珅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使团首领,心中早已有了对策。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对皇上说道:“启禀皇上,臣有一事禀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上点头示意,和珅继续说道:“臣近日得到消息,使团在边境地区频繁活动,似乎在暗中联络不明身份的人士,意图不轨。臣以为,他们的请求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需谨慎对待。”

使团首领闻言,脸色微变,急忙辩解道:“和大人此言差矣!我们此次前来,完全是出于友好之意,绝无任何不轨之心。”

和珅冷笑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你们在边境地区频繁活动,甚至联络不明身份的人士?这又作何解释?”

使团首领一时语塞,支支吾吾无法回答。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状,纷纷开始质疑使团的真实意图。

皇上见状,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使团此行,究竟有何目的?若不从实招来,休怪朕不客气!”

使团首领见事情败露,只得改口称,承认他们此次前来,确实有了解大清军情之心,不过只是想和大清做一笔军火贸易。

皇上大怒,当即下令将使团成员全部扣押,严加审问,务必弄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同时,他赞赏和珅的机智与忠诚,赐予他丰厚的赏赐。

和珅领旨谢恩,他知道,此次虽然成功揭露了使团的阴谋,但不能贸然行事,这毕竟涉及两国外交事宜,还需小心谨慎……

英吉利使团的事情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其它的事情倒没什么,当英吉利使团说出军火贸易的这个理由后,造办处的蒋友仁跑到和珅那里对和珅说道:“和大人,英吉利使团提出的要求,有一些我们该是能答应的。”

“哦?蒋大人不妨说说看,答应的理由!”和珅略带惊奇地问道。

“比如,经济贸易,我大清可以只限制在广州地区,最多不能超出广东省地界儿。大凡他们进入其它地区,就以破坏大清国安稳的间谍罪处置。另外他们找了军火贸易的借口,不妨我们也可以以此借口购买他们的一些火器来充实我大清国的军队实力,以便提高我大清官兵的战斗力。我们法兰西国的军队,已经完全更换了手中的武器,全部是先进的火枪火炮,十分厉害!”蒋友仁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

和珅听后感觉也有道理,如果这样,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又促进了中英贸易,还不失与英吉利的外交礼节,三全其美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和珅又请来了刘墉、纪晓岚,和珅将蒋友仁的建议详细转述给了刘墉和纪晓岚。三人围坐在书房中,烛光摇曳,映照出他们沉思的面容。

纪晓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蒋大人的提议确实有其道理。开放广州一地的贸易,既能满足英吉利使团的部分要求,又能将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可控的区域内。至于军火贸易,若能借此机会提升我大清军队的装备水平,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刘墉点头附和:“纪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此事仍需谨慎处理。英吉利使团此前心怀不轨,如今虽被揭穿,但我们仍需提防他们借贸易之名行渗透之实。尤其是军火贸易,必须确保他们提供的火器确实先进,且不会对我大清构成威胁。”

和珅微微一笑,道:“两位大人所言,正是我所虑之处。我已命人暗中调查英吉利使团的背景,尤其是他们在欧洲的军事实力。若他们的火器确实先进,我们可以考虑与他们进行有限的贸易合作。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确保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纪晓岚点头道:“和大人思虑周全。不过,此事还需禀报皇上,得到圣上的首肯方能实施。”

和珅颔首:“这是自然。我明日便进宫面圣,将此事详细禀报。若皇上同意,我们便可着手安排与英吉利使团的谈判。”

刘墉补充道:“谈判之时,我们需设定严格的条款,确保英吉利使团无法借机扩大其影响力。尤其是军火贸易,必须由我大清完全掌控,绝不能让他们的势力渗透进来。”

三人商议完毕,决定次日一同进宫面圣。

次日清晨,和珅、纪晓岚、刘墉三人早早来到养心殿,等待皇上的召见。皇上得知他们的来意后,立即召见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