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展青霉素是一由曲霉和青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有广谱抗生素的特点,但是它的毒性作用强,研究人员已不再继续其作为治疗用途药物的研究”。
“展青霉素对胃具有刺激作用,导致呕吐、抽搐、肠道出血,也可能造成肺水肿导致死亡等等。而且展青霉素恰恰就广泛存在于各种霉变水果中,其首先就是在霉烂苹果中发现的”。
天幕下。
各朝各代的记录官有些不理解什么叫“广谱抗生素特点”,但还是如实记录,而且还特别标注了毒性强,广泛存在于霉变的水果中!!
【以上这一步寻找菌株的过程就相当于寻找良种,接下来就是播种,进行扩大培养,达到能制药的规模。】
【步骤二、制作培养液: 青霉素的培养液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营养需求,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首先是碳源,理论上含有糖类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碳原,比如将谷物如大米,小麦磨碎后煮成浓汁,谷物中的淀粉可以为青霉菌提供碳源,或者使用甘蔗汁。古代南方地区种植甘蔗较为普遍,富含着糖的甘蔗汁是很好的碳原材料。】
【氮源,蛋白质是重要的氮源,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像黄豆粉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就是优质的氮源,微生物如青霉菌会分泌相应的蛋白酶来分解这些蛋白质并获取其中的氮元素,以支持自身的生长和青霉素的合成。 鱼粉也是一种极好的氮源,此外尿素也是一种有机氮源 它虽然不是蛋白质,但可以被微生物利用。】
【无机盐,如食盐氯化钠可以为培养液提供钠和氯元素,通过燃烧植物得到的草木灰可以提供钾元素,将贝壳断烧后磨碎可得到碳酸钙为培养液提供钙元素。】
【生长因子,乙烯植物提取物可以提供生长因子,例如用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萝卜叶榨汁,蔬菜之中可能含有维生素氨基酸等生长因子,有利于青霉菌的生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幕下,东晋,葛洪看着这个培养液的制造,揪着胡子:“这个培养皿听起来倒是可行,但是又感觉有些不靠谱,那里不靠谱呢?”葛洪感觉自己想到了,但是又差那么一点。
道童在一旁说了一句:“师傅,这个东西怎么定量啊,又不能像做菜一样靠经验加”。
葛洪一听,瞬间意识到了,“对啊,这草木灰,贝壳什么的又不是一成不变,可能你这次做的培养皿和下次做到就不是一个东西了,那培养出来的东西也有差距,南橘北枳,土壤不一样,谁敢保证培养出来的就是自己想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实验室可行,不代表手工作坊可行。
【调制好培养皿后,培养容器建议选择陶制容器,并且在使用前要洗净晾干,最好用开水烫煮一下,进行简单消毒,这里要注意一下,虽然古代的条件比较简陋,但是我们还是要培养无菌操作的意识,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操作工具的清洁,比如在使用前将竹片,陶制容器等工具用开水煮沸一段时间,利用高温杀死部分细菌,然后将工具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天幕下,一众有外科经验,擅长处理金疮的外科大夫皱着眉:“无法评价这个消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