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三德里吧,反正是第三个首都了,正好名字又带个三”。要说打其他的,人们或许还是担心,但要说打阿三,那几十年前就有案例,完全不带怕的。
【于是就在7月30号这一天,,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内我军展开了首次沙场阅兵, 和以观赏性为主的天安门前的走正步阅兵不同, 这次阅兵主打就是纯威慑的实战。】
【包括陆军、 海军、 空军、火箭军四个军种,共1.2万受阅部队全部按照临战状态编组, J20、99a主战坦克纷纷亮相。近600台各式地面武器,129架战机陈列沙场。这些阅兵装备可都是现役装备, 红旗各型号的防空导弹,甚至df31AG战略核导弹等准备都拉出来溜溜了。】
【现场没有军乐团和合唱队,也不搞群众性观摩,标兵也不穿礼服而是穿上作战服,就连阅兵开始前的航拍集结镜头都有种奔赴边疆战场杀气腾腾的感觉了,画面烟尘滚滚, 威武雄壮。】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见此震撼人心的场景,念出了自己的新做。
“点兵朱日和,三军齐振奋,壮哉”。
【整个阅兵过程中,最震撼的就是全军不走正步,而是跑步就位。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 这么多人整齐跑步集合, 即使不拍那些重型武器,这满满的压迫感也让我只看到了满屏密密麻麻的真理两个字。 这要是放到古代光看到这军阵, 对方就胆寒了。】
天幕下。
唐朝李世民突然想到,该多和太子李承乾交流交流了,反正不学儒学了,考考他军事吧。李世民问道:“知道为何要阅兵吗”。
李承乾不太确定的回答了最简单的:“为了展示实力,威慑阿三?”
李世民:“还有呢”。过了一会,见他没想到,李世民补充道:“这是完成战前集结的最佳借口。你说部队都集结好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李承乾恍然大悟:“这就是为什么后世一看到西方在附近海域军演,就派船过去盯梢的原因”。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场阅兵就是明摆着亮剑了,就是给别人看的,剑已经磨好拔出来了,你看我干不干你就完了。
小主,
李世民:“军队的战斗力,一看组织度,二看装备水平,三看技战术水平。看看他们的方阵,战力尽显无疑,后世虽许久未打过仗了,要是说这样的军队没有实战经验,进而没有战斗力,无论如何我是不信的”。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阅兵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震惊了全世界。因为按照阅兵的兵力,仅仅大约为两个合成旅,差不多就可以直接横扫世界上80%的国家了,而这样的合成化部队, 我们共有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