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忙制止博古说:“你冷静一点,别开玩笑,防止走火,这不是闹着玩的!越在困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
【博古听了,顿时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失态了。博古从血的教训中醒悟了许多。他开始平心静气地听取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以李德意见为裁决军事问题的最高、最后标准。】
【在过江后的一段时间内,博古开始频频接受先生的意见。对李德的支持也就一落千丈,例如于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县城召开会议。李德当时正发高烧,未能与会。众人也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李德主张北上,可他在看过会议记录的译文后大发雷霆,用英语和胡公大吵起来,胡气得拍了桌子。博古听说这件事后对胡说:“不要理他(即李德)。”】
天幕下,人们听着这些电影外的历史故事,也是看明白了为什么在电影中,为什么他突然与李德持相反态度,在会议上举手投票时选择赞同。
【此次会议,没有选择李德北上的主张,而是听取了先生的意见,选择西进,攻占遵义。】
天幕下,众人看到这,此前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尽,接下来的事他们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换了个坐姿:“接下来,就是四渡赤水了”。
“儿臣记得有一幕,大炮轮子卡在桥缝,他立刻就下令”,朱高煦学着口音,“把炮镜卸下来,炮沉掉,一切冇用的东西通通沉掉”。
“唉,这里吃的亏太大了,要是一开始就...”,说着说着就停下来,毕竟没有如果,而后他话锋一转说道:“唯一可欣慰的是,天佑华夏,出了这么一位人,而且此事过后,地位无可撼动,只是代价太大了,大到难以接受”。
【队伍到达遵义,而那场扩大会议,扩大了星火,扩出了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