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此事,诸葛亮看起来更生气了。
不,不是看起来!
好像是真生气了。
“子敬,我且问你,孙文台哪年被黄祖所害?”
鲁肃答道:“初平三年啊!”
诸葛亮忽然站起,厉声回道:“初平三年,距今十五年之久,孙仲谋为何不思报仇?偏要在此紧要之时,以报仇之名图我江夏。于曹刘之争间而渔翁得利?”
“孔明!”
鲁肃面色微愠,他想反驳,却莫名觉得诸葛亮的话也有道理:
“非吾主不欲复仇,实乃新近方得报仇良机!岂可一概而论?”
“是也,是也……”
诸葛亮点点头,他眼含泪水,似乎情绪有些激动:
“寻常之时,自不是报仇时候。
偏等你与曹操生死之战时,方背刺于荆州,这当然是时候,大好时候!
吾主若胜,或可相安;吾主若败,汝等江东岂非要即刻兴兵,将荆州尽入孙家版图乎?”
诸葛亮眼眶通红,极力控诉。
似乎黄祖之死,真令他痛彻心扉,而江东此举,直刺其心髓,仇雠之深,渊薮似海。
这情绪令鲁肃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诸葛亮哪来的这么大气。
为一个黄祖?
不应该啊!
“这……然身为人子,父仇可不报乎?”
“汝报父仇,乃为黄祖,无可厚非。我主刘皇叔也曾有言,黄祖之事,不可深究。只寄书信劝吴主勿伤我江夏百姓,然汝主为何又屠我江夏之民?又为何久占我江夏不放?”
“这……”
在诸葛亮应接不暇的攻势下,鲁肃冷汗涔涔。
他曾以为主公所为,亦无甚逾矩之举。
缘何诸葛亮所言,每一句都有理有据,令人难以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