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名号不是白来的。
还有荆州,原人口达626万,现在报上来的是90万户,450万人。
交、凉二州卢植只能做推断。
交州原人口55万,推测最多还剩8万户,40万口人。
凉州原人口100万,现在应该还能有五十万人。
卢植最后做出结论。
“陛下,大司农府统计完成,永和五年人口约5600万,现存约3085万,天下人口减半。”
“田地荒芜五成,其中冀、徐、扬、荆、益荒芜较少,兖、青等州荒芜较多。”
“若一切顺利,各地未隶属国库土地,需上缴至少两千万石粮食。”
“陛下可增印三百亿钱用于粮食基本流通,预计七日内司隶粮价将跌至100钱左右,达到洛阳最低点。”
“兖、豫、冀三州耕地,所收入国府部分,可租出田地为6385万亩,收租金32亿钱,还有荒芜耕地万亩等待屯田军开垦收入国库,未来每年增收约71亿租金。”
“三州豪强手中约6500万亩土地,每年缴纳赋税为433万,免赋数量仍在计算。”
“徐州粮赋为428万,没有租金收入。”
“青州粮赋为58万石,租金可收4.35亿钱,未来可以恢复之荒地为4060万亩,未来可增收每年租金为20.3亿钱。”
“荆州种植两季水稻,亩产约为四石,有田5600万亩,预计可收746.67万石粮赋,未得租金。”
“未来荆州可恢复荒地为2400万亩,收得12亿钱。”
“……”
至于什么扬、并、交、凉之类的,卢植暂时没算。
人家缴多少是人家的事,全靠心情。
卢植做出以下总结:
“据记载,永和五年全国耕地约为万亩,现存耕地估计万亩,非朝廷耕地可收粮赋,朝廷耕地可收租金,各自比重尚未计算。”
耕地每天都在变化,比例尤其难算,每天情况都不同。
比如司隶,耕地以朝廷为主,收的租金占大头,粮赋不多。
徐州和荆州就完全相反,几乎没有一个子的租金,都是粮赋,问题是还有很多士绅免赋、虚报,具体能收上来多少不好说。
兖州这种地方又是一个情况,豪强跟朝廷大概占比是一半一半,屯田军仍在奋战,未来朝廷持有耕地会远胜豪强。
当然豪强可能也会组织人手去开荒,但他们速度绝对比朝廷慢。
以上所有的预估赋税,卢植都只是估算,因为现实影响因素太多。
比如青州,虽然只需要交58万石粮赋和4.35亿钱,但他们绝对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