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我的儿

“陛下里面请。”

刘辨迈步进去,其余人跟上。

平日里司金府神神秘秘的,还有甲士把守,对于朝廷诸卿来说,还是第一次步入这奇怪的地方,大伙都在好奇的张望。

先来到的地方是打造兵器之处,桌面上摆着箱子。

韩暨为大家介绍道:“此乃北军要求的十万支箭,运用新技术,三天就造齐了。”

三天?

士人们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惊。

刘辩拿起箱子里的箭观察起来。

并未发现特殊之处,硬要说特殊的话……

箭头和箭杆都刻有名字。

韩暨顺手拿起一支,他用力一扯,箭头和箭杆分开,为众人介绍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箭为分段式制造,我将水排置于河流中驱动,带动工作面周而复始转动,工匠在工作面旁操作,第一人制作好箭杆,箭杆顺工作面来带第二人面前,第二人打上烧印,箭杆再次往下,第三人……”

“这烧印主要是方便溯源,若我司金府制造出的东西有问题,可以精确追溯到所制造、检查的工匠本人。”

奇思妙想。

荀彧沉吟一阵后,道:“先秦相邦吕不韦曾掌天下兵器制造,倒是与公至所用方法,有几分相似之处。”

韩暨客气回道:“荀令君见多识广,正是由此而发。”

诸卿手里都抓了一支观察交谈起来,不断有人赞叹和点头。

刘辩把箭矢放了回去,笑道:

“我看箭矢上都刻有你的名字,若是出了问题,朕可要第一个找你麻烦,卿不怕?”

韩暨面不改色,躬身抱拳道:

“臣不怕,换而言之,若是箭矢无坚不摧,臣的名字,将随着汉军到达任何地方。”

“有想法。”

刘辩并未纠正这种念头。

狭隘的君王或许会觉得,你身为一个臣子,凭什么比朕的威名传播的更远?

实则不然。

把名字刻在箭上,不得被敌国士兵成天咒骂。

刘辩心念一动,提议道:“既然是以流水驱动水排而工作,不如这种铸箭模式,就称呼为流水线如何?”

“彩。”

“好名字,陛下圣明。”

大臣们送上马屁。